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西寧市城西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事關全區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入落實省、市級工作要求,以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念好“四字訣”,力爭答好群眾滿意的營商環境“考卷”,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念好“減”字訣,進一步簡政放權,營造高效營商環境。一是壓減審批事項,按照“應進必進”的原則,做到事項清單化、受理標準化、服務集成化,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政務服務全覆蓋”,嚴禁“明進暗不進”。依託全區一體化政務服務網和政務服務大廳線上線下兩個平台,實行“前&綜合受理、後&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規範模式,統一服務標準、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服務聯動、創新服務模式,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線下進一門、現場一窗辦”。目前,進駐單位20家,內設綜合窗口103個。二是護航企業輕裝前行,按照“簡化手續、縮短流程、高效便企”的原則,充分發揮政策先導作用,不斷深化“互聯網經辦”服務,抓實“一企一策”服務,主動對接轄區4000余家企業,收集缺工信息,提供政策解讀、崗位推介等服務,實行降費率“直兌直達”,推行穩崗返還“免申即享”的經辦模式,“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穩崗拓崗促就業。目前,落實各類就業創業獎補資金6140.71萬元、失業保險降費4857.80萬元、工傷保險降費7659.41萬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916.63萬元。
念好“嚴”字訣,進一步創新監管,營造規範營商環境。一是用好信息技術武器,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監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監管領域的推廣應用,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通過發揮“雙隨機、一公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門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聯合全區22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通過全省統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台認領抽查事項108項、制定部門聯合抽查事項37項,分級分類分領域建立檢查對象名錄庫113個,涉及市場主體近2萬戶。目前已完成區級全部抽查計劃86項,抽查對象739戶。二是用好法律法規武器,針對破壞市場交易秩序等突出問題聚焦發力,切實維護群眾及市場主體利益。通過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24項,建立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模式,辦理“首違不罰”案件23起,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經營影響,並建成投用“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加大勞動維權力度,建成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三級平台,組建“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團隊”,開展法治體檢和法律援助服務。三是用好信用體系武器,建立健全“紅黑榜”,等守信踐諾機制和失信懲戒制度,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構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依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青海)依法歸集公示企業信用信息,落實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完成企業信用修復1821條,企業信用分級分類22174戶。
念好“便”字訣,進一步優化服務,營造便捷營商環境。一是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梳理規範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理時限等,制定“一次性告知單”將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直觀告知辦事群眾。目前,告知承諾制事項26項。嚴格貫徹落實減證便民成果,對辦事指南中表述模糊、隱形審批條件以及不必要的申請材料、證明材料進行全面清理,為群眾辦事提供更標準、更清晰、更規範的辦事指南及一次性告知單。對一次性告知制度的內容、方式、要求等開展學習交流和培訓,確保窗口工作人員學會使用群眾語言,幫助服務對象更好地熟悉流程、回避誤區。二是提高服務實效,加快“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進度,將“一件事”改革作為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效能的重要抓手,由“一件事”牽頭部門直接進入省級統建系統平台、統一受理端口,強化數據共享應用,實現部分材料不需提交,系統將會自動獲取。解決材料重復填報問題,打破部門之間數據“信息孤島”,實現部門之間數據融通共享,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目前,城西區事項數據資源目錄覆蓋率99%,事項合格率99.54%.
念好“活”字訣,進一步釋放活力,營造精細營商環境。一是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設立“知識産權服務諮詢”窗口,提供針對性商標申請服務業務指導,加強商標專用權及其他商業標識權益保護,核查非正常專利246批,撤回申請246項,組織企業積極參加中國西部重慶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青洽會等商事活動提升品牌知曉度,鼓勵市場主體進行商標、專利註冊,城西區累計註冊有效商標共8891件,有效發明156件。組織92家企業積極申報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精特新補貼資金及商貿流通領域補貼資金和外貿企業發展等補貼資金共2284.43萬元。二是降低市場准入門檻,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動政策執行更加透明公開,政務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依託青海省全程電子化登記平台,為新開辦企業涉及市場監管、公安、人社等部門實行網上全流程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0.5個工作日”,新設立企業3791戶。推行“簡易登出”改革,通過簡化企業登出環節、縮短公告時間,引導未開業或無債權債務企業自主選擇退出方式,進一步降低企業退出成本,破解企業“寬進嚴出”問題,辦理企業簡易登出534戶。三是創新服務新模式,針對殘疾人、孕婦、老年人等多類群體的特殊需求,通過設立“老孕殘”專窗、“手語翻譯平台”等特色窗口業務,加大政務服務事項的幫辦代辦力度,為不同類型群體提供便利,並通過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招募等工作,面對面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服務,以親身辦理、陪同辦理、現場答疑等形式,查找短板弱項,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能,更好地解決群眾“堵點”“痛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