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唐卡藝術,它也成就了我。”採訪中,桑傑加如是説。
10月24日,記者走進同仁市熱貢桑傑唐卡文化藝術傳播中心,炫目多彩的唐卡、堆繡和泥塑作品整齊劃一地陳列在展廳內,散發着濃濃的藝術氣息。
桑傑加是傳播中心的創辦人,自他的祖輩起就學習、研究、傳承唐卡藝術至今,桑傑加是第八代唐卡藝術傳承人。
“小時候家裏貧窮,父親經常在村裏四處收購唐卡,然後背着它們到處尋找銷路。”桑傑加回憶起年少時父親為撐起整個家所付出的努力。從那時起,桑傑加就開始好奇唐卡、關注唐卡、學習唐卡。
8歲那年,桑傑加創作出人生第一幅唐卡作品,父親給予兒子極大鼓舞。從此,桑傑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鑽研唐卡中。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受朋友之邀,桑傑加準備了5000元現金,帶着5名徒弟奔赴北京,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展覽活動。期間,師徒6人只賣出一幅唐卡,收入1000元。桑傑加心裏不是滋味,迷茫中,他下定決心,借來40萬元在北京雍和宮附近租起一間7平方米的工作室,取名“熱貢桑傑唐卡家”,一邊畫唐卡一邊尋找銷路。
苦心人,天不負。終於,一位在北京經營藏醫門診的客戶,看到桑傑加師徒畫制唐卡的過程後,前來訂制具有藏醫傳承寓意的唐卡作品,桑傑加以40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協議。作品完成後,客戶特別滿意,桑傑加也拿到了赴京創業的第一桶金。此後,他們更加專注磨煉技藝、提高技能,慕名而來的客人越來越多。
2015年,桑傑加懷揣着回鄉創業、幫助更多父老鄉親致富的初心,回到家鄉——黃南州同仁市。2016年起,桑傑加先後投資1500萬元籌建傳播中心和唐卡生産車間,在同仁市政府專項資金的扶持下,硬體設施相繼落成投入運營。
如今,傳播中心有畫師100餘人,團隊力量壯大,畫院經營利潤隨之攀升。
為幫助更多有意願學習唐卡、具有創新創業夢想的父老鄉親,桑傑加專門請來泥塑、刺繡、堆繡、唐卡老師為大家提供免費培訓指導,先後培訓300名學徒,針對困難家庭學徒,還簽訂産品收購協議,解決他們的産品銷路等問題。
2021年10月,同仁市人民政府投入鄉村振興專項資金50萬元,支持傳播中心以“文化産業+非遺傳承+扶貧”的模式,將分散的文化企業和培訓資源有效整合起來,全力打造文化扶貧産業基地,破解産業發展難題,推進民族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鄉村産業融合發展,讓脫貧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現如今,桑傑加在北京、廣州、深圳、太原等地與文化企業簽訂了常年購銷唐卡合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談起培養學徒理念,桑傑加認為,學好一門技藝,不僅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在桑傑加的帶領下,很多學徒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致富路。
華旦是桑傑加的徒弟,跟着他學習唐卡技藝已有16年光景。如今,華旦已被認定為省二級工藝美術大師,還註冊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跟着師傅學習唐卡,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另一名徒弟鬥拉太和家人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水有源,人有根。桑傑加致富不忘鄉親,多次到農村、養老院和學校開展捐款捐物活動。2000年至今,桑傑加累計捐出80萬元現金,並且為吾屯上莊村集體無抵押借款30多萬元,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
一路走來,桑傑加的創業之夢照進現實。“下一步,打算根據游客及市場需求,研發和創作以花草樹木、人物、吉祥物等為題材的文創産品,為唐卡賦予更多文化元素,創作出游客喜愛的佳品。”桑傑加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