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西寧城西:厚植生態底色 釋放綠色動能 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2024-11-13 10:20:45
責任編輯:卡婭梅朵 |  作者:城西宣

  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全方位、多層次融入省市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産業“四地”發展大局,紮實推動生態保護修復再上新&階,以生態“含綠量”贏得發展“含金量”,持續鞏固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成果,積極申報國家環境健康試點,不斷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高標准保護,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一是大氣污染防治持續加力。持續加強建築施工工地揚塵污染管控,督促建築施工工地嚴格落實“10個百分百”工作要求,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對轄區符合要求的燃氣鍋爐積極實施低氮改造,截至目前完成4家9&16蒸噸的改造。協同管控重點污染物,嚴格治理汽修、加油站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紮實開展噪聲、餐飲油煙專項整治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分區域、分領域精準施策、細化措施、提升質效。截至9月底,轄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達到市定目標。二是水環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圍繞“二河三溝”綜合治理,開展湟水河干支流、南川河、火燒溝、解放渠沿線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完成60個入河排污口的“一口一檔”電子檔案工作。同時,根據排查出的沿線污水井溢流風險隱患問題,建立“一井一檔”清單,繪製“溢流風險隱患點位一張圖”,梳理溢流風險點21處,定期對8個區定監測斷面開展水質檢測,截至目前,共計開展水質監測33次,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三是持續加強土壤污染源頭治理。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結合“雙隨機、一公開”,開展轄區醫療機構、汽車修理、加油站、中小型生産加工企業、Ⅲ類射線裝置使用單位監督檢查,督促有關單位嚴格執行危廢轉移聯單,轄區危廢規範化管理達標率為100%,轄區土壤環境整體安全。

  高水平執法,環境監管能力持續提升。一是紮實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一體推進各類督察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全面完成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涉及城西區122件信訪舉報案件整改及銷號工作。並對已辦結信訪案件開展群眾回訪工作,滿意率達到90%以上。針對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制定《城西區貫徹落實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共計9類26項具體整改措施,確保反饋問題整改落實落細。二是持續拓寬環境污染投訴渠道。加大環保“110”投訴案件和信訪案件查處力度,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快速查處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截至10月底共查辦各類生態環境領域投訴案件345件,均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查處,查處率100%。三是堅持依法嚴懲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始終堅持把“嚴”的基調貫穿生態環境保護全過程,通過日常檢查、雙隨機檢查及各類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領域大排查大整治,壓茬推進,鞏固提升轄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堅決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共立案處罰3起,已結案1起,處罰金額1萬元整。

  高質量發展,生態示範創建穩步推進。一是積極推進“綠色細胞”建設。印發《“綠色細胞”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重點圍繞“綠色機關”“綠色餐廳”“綠色學校”“綠色景區”等6大領域,樹立一批“綠色細胞”建設典範。結合“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世界低碳日,“創建日”等開展各類環境宣傳教育活動,6月5日與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共同開展“低碳環保 全綠以赴 建設綠色細胞”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8月15日與青海省小記者活動指導委員會開展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營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二是謀劃實施智慧監管項目。積極融入數字標杆建設,搭建城市大氣、水、城市噪音環境智慧生態監管平台,進一步融合信息技術與環境監管,對轄區商圈、建築工地及河道排口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做到全面、實時、精準分析預警區域生態環境狀況。三是積極申報國家環境健康試點。對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經組織申報、現場答辯、專家評審,於2024年10月被生態環境部正式確定為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地區,成為青海省首個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地區。

  城西區將以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工作為抓手,以持續提高生態環境綜合執法能力為目標,延伸深度構建環境健康管理制度體系,保持力度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拓展廣度拓寬社會各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渠道途徑,進一步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學先進、找差距、補弱項、抓落實,夯實城西區綠色發展本底,不斷在新發展階段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來源: 城西區生態環境局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