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海西都蘭:生豬養殖守護幸福“肉籃子”

2024-11-12 16:37:28
責任編輯:魚昊 |  作者:李娜

  本網綜合消息:走進香日德鎮幸福村生豬養殖場,養殖戶黨啟明正忙着拌和飼料、檢查豬舍,飼料剛撒入圈中,小豬便一擁而上,園內一頭頭小豬在他的精心養護下膘肥體壯、油光發亮。

  2020年11月,鎮黨委、政府積極與幸福村村“兩委”班子謀劃商議,利用中央扶持資金實施能繁母豬項目,爭取落實豬圈、養殖棚、倉儲棚建設。憑着敢想、敢做的勁頭和資金的扶持,成功引進青海矗蕙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600平米的豬舍,300平米的飼料加工間相繼建成,拌料機、産床、保育床等設備配備齊全,幸福村生豬養殖基地正式投産運行。

  “我們養殖場喂食的都是天然作物,豬肉質肥而不膩,口感香彈,很受各地客戶歡迎,這幾年來我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黨啟明説道。“過去我們也是養豬,但規模小,今年能繁母豬有近70頭,經過自産繁殖,到目前為止仔豬出售了393頭,銷售額達到了22萬元,除了幸福村,還有新源村、上柴開村、興盛村和農場周邊村裏的仔豬都是從我們這裡出售的。今年還引進了新種良品母豬47頭,公豬1頭,希望能給所有人帶來好的收益。”

  “以前養豬是為了維持生計,現在養豬讓我們走上了致富路。”養殖戶們細心打理着豬仔的生活、清掃圈舍,這是他們近幾年來每天重復的工作,説話的同時熟練的將飼料一車車推進加工間,通過機器自動攪拌、粉碎、加工後,添加到食槽裏。“以前我都是外出打工,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家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質量也沒有變化,現在我找到了養殖場的工作,每天負責生豬的喂食和定時清理豬圈工作,既能在家門口掙到錢,又能照顧家人。”村民朱永勝説。

  “經過幾年來的摸索,現在養殖場創新了‘統一品種、綠色養殖、標準化育肥、統一指導、保護價回收’的生豬代養模式,養殖場給困難戶提供仔豬,還為農戶提供養殖知識講解,出欄時按市場價格回收,為周邊群眾增加了不少收入。”幸福村黨支部書記顏尚德説道,“不僅是農戶個人,自2020年能繁母豬項目實施以來,養殖場通過‘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的運作模式,每年都為幸福村提供6.6萬元以上的分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整潔的圈舍、純天然飼料、豬糞變肥料、生態化養殖……幸福村未來會持續將生豬養殖場的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持續擴大養殖規模,延伸産業鏈,形成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助農增收強的生産經營群體,打響生豬養殖品牌效應,走出一條富民強村的共贏之路,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