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湟源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處理好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紅線和不可觸碰的底線,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加強在役礦山整合。對湟源縣礦山數量及礦山開採量進行“雙控”,及時關閉達到開採量或開採年限的礦山。自2018年以來,共關閉礦山企業3家,目前湟源縣採礦許可證有效期內礦山共有3家,各礦山均編制了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方案。
落實生態修復項目。為進一步推動湟水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增強區域生態承載力,逐步建立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積極爭取落實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東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12項,總投資22915.78萬元,進一步完善河道生態治理工程配套建設,在河道岸坡寬緩的區段設置生態格賓護岸措施,加強河道內與兩岸間的水分交換,同時,將治理工程的布局與兩岸的整體環境進行協調,在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建立起陽光、水、植被、生物及土壤之間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態系統,也為沿線居民提供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産、生活環境。
打造河湟谷地生態綠色屏障。以“突出重點、統籌謀劃、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依法興林”為原則,以“一芯一屏一谷”“兩山兩河兩通道”為生態建設布局,紮實開展國土綠化鞏固提升行動,組織實施中央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人工造林等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完成國土綠化3000畝。依託湟源縣人居環境綜合提升項目,對55719㎡的城市綠地進行提升改造。投資100萬元完成申中鄉星泉村省級“森林鄉村”建設項目,實施鄉村綠化135畝,栽植各類苗木7800余株,為維護湟源縣生態安全、促進綠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湟源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將立足實際,結合日常工作,多措並舉,積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採取強力措施,切實呵護好、守護好湟源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