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以全面深化河湖長制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打造“綠美碧帶”,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河湖治理體系,助力全區河湖從“美麗”向“幸福”匯流,不斷推動區域流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完善機制,構築精細管理網格。完善三級河湖治理體系,嚴格落實河湖長巡查履職制度,健全問題閉環管理機制,形成全鏈條責任傳導格局。搶抓汛期重要時間節點,區委區政府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就安全度汛、河湖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重點工作做出明確要求,全區上下積極行動、密切配合,在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科學修編預案、開展實戰演練、狠抓隱患排查等方面持續發力,擴大“兩河三溝一渠”等風險區域巡查排查範圍,開展汛期南川河景觀壩水閘應急演練和實戰化應用9次,清理河道淤積樹木200余株,全力保障西區流域安瀾。截至目前,區級河長交辦、督辦重要涉河問題9件次,帶動各級河湖長、巡河員開展巡河3萬餘人次,解決各類河湖問題2萬餘件。
科技驅動,智能監控河湖動態。積極探索智慧河湖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充分利用物聯網、遙感、AI及大數據技術,搭建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在湟水河、南川河、火燒溝等重點區域安裝34&AI智能攝像機、3套氣象監測站、8&水位水速儀,結合無人機與巡河員,實時“掃描”湖面動態,實現對河湖全方位、動態化實時監控。同時,將城西區流域內的公示牌、排污口、水源監測點、流域水質檢測斷面、“四亂”事件等數據錄入指揮平台,全力構建立體巡查體系,確保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有效保護。
靶向施策,推動生態全面復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結合“一河一策”治水思路,統籌實施生態修復、排污口整治等綜合舉措,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紮實推進146處管網混錯接問題整改,加強溯源排查整治,制定重點排污管線“一張圖”,完成96條市政管網、117.22公里污水管道、136.85公里雨水管道摸排工作,疏浚管道69.5公里。大力開展城鄉垃圾污水專項整治,嚴格規範全區60個入河排口及陰山堂村污水處理工作,常態化清理河湖漂浮垃圾100余噸,污水收集率均達100%,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
全民參與,凝聚社會共治合力。深入推進公眾教育與意識提升活動,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節點,結合“節水宣傳周”、法治宣傳等,常態化開展宣傳6場次,在人民網、魅力西區等宣傳報道6篇,鼓勵各界積極參與水資源保護。同時,以“一鎮七辦”為主軸、村社區為延伸,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黨員幹部“頭雁”效應作用,構建形成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志願者參與的基層河湖治理模式,開展科普宣講、志願服務活動,共建綠色家園,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構建生態文明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