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湟源縣錨定“湟水上游生態強縣”戰略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多措並舉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和《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統籌解決縣域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綠景空間持續擴大,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一是聚焦責任落實,凝聚工作合力。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指導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健全和明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縣域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統籌解決縣域生態環境領域治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二是狠抓污染防治,助推高質量發展。聚焦群眾所盼、突出重要領域、強化綜合治理,助推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湟源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3.96%,湟水河出境斷面(扎麻隆)水質穩定達到Ⅲ類以上,縣級水源地、“千噸萬人”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4%,農村污水得到有效處理的行政村佔比達41%,完成礦山恢復治理21家,整修湟水河防汛通道18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8.77平方公里,用水總量控制在0.76億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5,全面實現了“生態、人文、效益、景觀”協調發展。
三是強化專項治理,推進問題整改。截至目前,省級各類督察反饋問題涉及湟源縣58項,目前已完成整改57項、銷號56項,整改完成率為98.27%,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信訪16件舉報件,已辦結16件,辦結率為100%;整改完成2023年黃委反饋問題2項、市委河湖長制專項巡察反饋問題12項、西寧市黃河流域污染治理情況專項督查通報反饋問題6項,紮實推進88個林草圖斑縣級自查整改。
四是嚴格監管執法,守牢生態底線。始終保持生態環境嚴查嚴管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突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今年以來累計查處違法排污行為11起,行政處罰金額80.1萬元,非法採砂案件1起、非法取水案件2起,林業行政案件14起;受理並辦結各類環境信訪投訴40件,梳理上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線索3條,配合稅務部門依法徵收補償費33.94萬元,為環境管理提供有效依據。
五是強化規劃牽引,深化管綠護綠。“突出重點、統籌謀劃、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依法興林”為原則,以“一芯一屏一谷”“兩山兩河兩通道”為生態建設布局,紮實開展國土綠化鞏固提升行動,截至目前,完成國土綠化3000畝、城市綠地提升改造83.57畝、林草有害生物防控35.5萬畝、實施鄉村綠化135畝,全縣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39.17%、38.32%、6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41m2/人。
六是健全應急體系,防範環境風險。積極督促縣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重點排污單位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構建了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政府、部門、企業環境三級應急體系,與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簽訂《湟源縣轄區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框架協議》,全面落實環境風險預警、風險源管理,及時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風險防控能力。
七是強化項目建設,提升治污能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和流域生態治理修復工程,持續減少面源污染,先後投資11683余萬元實施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項目20個,積極申請落實專項資金972萬元,完成東峽鄉新民村等13座污水處理站的提標擴容項目,謀劃爭取總投資3.28億元的生態環境保護項目5項,謀劃儲備2023年度總投資6.5億元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點項目22項。
八是注重法律宣傳,培育生態文化。堅持把學習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作為培育生態文化基礎工作來抓,將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全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要內容,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及環保科普知識,動員全民參與支持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增強社會各界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法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