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來,西寧市城西區古城&街道黨工委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要求,不斷強化自身建設,緊盯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效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以“幹部要幹、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實際行動,凝心聚力、精準高效抓好工作任務落實,切實提高轄區各族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始終立足群眾安居樂業、溫飽冷暖,為民服務“常在線”。不斷強化低保日常規範化管理,健全低保動態管理和主動發現機制,深入開展“民政為民暖心行動”,真查核實低保對象,依託“大數據+鐵腳板”,全口徑摸排轄區居民1555戶3032人,重點監測406戶695人,定期關注20戶30人,新增低保、特困、低邊等各類保障對象26戶32人,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積極落實應救盡救工作,今年以來,共保障低保、特困供養、低保邊緣家庭等各類困難群體共計84戶112人,實施臨時救助11戶11人次,救助金額10萬餘元,發放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25萬餘元。持續深化愛老幸福食堂擴面提質增效行動,8家幸福食堂均正常開放,累計為老人供餐15萬餘次,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進一步加大困境兒童主動發現力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保障範圍,今年新增其他困境兒童9名,累計管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4名,困境兒童的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保障。
始終聚焦服務可感可及、提質增效,急難愁盼“不掉線”。以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為服務群眾的主要抓手,聚焦聽民聲、解民憂,構建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及時反饋的工作新格局,讓群眾“呼聲”變“掌聲”。將“12345”“西寧評議”等作為傾聽民意的重要渠道,嚴格落實事前受理流轉、事中辦理反饋、事後跟蹤回訪。截至目前,共辦理相關事項743件,受到表揚40件,列入持續跟進&賬案件207件。構建“接、派、辦、答、回、盤”的六步閉環運行機制,認真分析訴求類型,圍繞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小區管理等方面,明確工作職責,緊扣關鍵問題第一時間分析研判,全力推動群眾訴求解決,年內,協調解決樓院樹木遮擋陽光等急難愁盼問題536件;同仁路60號、紅房巷6號等7個小區樓院已納入2024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清單,徵集到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實事項目8件。同時,街道聚焦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居民議事廳”“你來提 我來辦”的服務方式,變“等意見”為“找意見”,變“找我辦”為“我來辦”,舉一反三、主動作為,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推進“有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
始終堅持工作主動出擊、靶向發力,政策支持“不斷線”。聚焦企業和群眾就業創業中的所思所想,組織各社區深入樓院、商圈、廣場等“一線”場所,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補貼、送培訓”四送活動,集中宣講、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口袋書,確保相關政策宣傳、執行、兌現三到位,充分利用“古城故事”微信公眾號提升政策知曉度,向符合條件的企業主動推送政策信息,幫助企業提高就業穩定性。今年,已為11名創業人員幫助申請創業擔保貸款160萬元。同時,街道定期統計匯總用人單位崗位需求清單,建立崗位&賬,動態跟蹤供需情況,組織各社區舉辦招聘活動4場,吸引企業16家,提供崗位50個,現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4人。紮實落實“1131”服務實名登記,一對一精準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常態化開展上門走訪、摸底,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意向、技能水平等進行摸排,建立幫扶清單,動態跟蹤管理。截至目前,街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22人,各類失業人員就業566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