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古城&街道學院巷社區黨委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工作,以“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機制為切入點,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匯聚多方力量,推動信息共享、資源共用、服務共管,構建共治共享的“全要素網格”基層治理新模式,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要素整合,織密社會治理“一張網”。在轄區四個大網格、十四個小網格內建立“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四級黨組織,不斷拓展黨組織的有形覆蓋,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黨員嵌入網格中。社區“兩委”委員、黨員和網格員在四級網格服務體系下,從調解鄰里糾紛、收集社情民意、發現安全隱患等多方面,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優化“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志願者”的網格工作模式,將基層黨建、綜合治理、環境衞生、人民調解、安全生産等重點工作與社區日常事務中的宣傳教育、問題蒐集、矛盾調處、治安防範、民生服務等工作事項進行統籌整合,一併納入“全要素網格”,推動實現“多網合一”,並按照全覆蓋、無縫隙、零距離的要求,建立“日走訪、周匯總、月通報、年度評”機制。今年以來,社區依託“全要素網格”治理模式協調解決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問題273件,收集意見建議11條。
要素融合,凝心聚力擰成“一股繩”。因地制宜發揮“街道聯點科室+社區網格員+社區民警”的深度融合作用,充分發揮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台數據賦能作用,建立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將政務服務、民生事項延伸到網格,有效實現“一口受理、組團式服務”。推動網格發現事項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訴求渠道雙向互通互補,各類訴求問題“一鍵直達”社區網格辦理,“接訴即辦”效果明顯。同時,針對網格內個案複雜、職能交叉、歷史遺留等重點問題,社區網格員通過12345政務服務公眾號社區反饋事項渠道“提級辦理”,“未訴先辦”初見成效。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切入點,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幸福驛站”及“石榴籽家園”等各類主陣地資源優勢,結合主題黨日、“我們的節日”“社區七彩公益課堂”開展各類活動80余次,讓更多居民由被服務者變為服務者,有效促進了基層治理大融合。
要素聯合,拓展為民解難“新空間”。社區黨委常態化組織召開“物業聯席會”“周五居民議事會”並實行“網格員串門家訪”“移動辦公進樓院”等工作舉措,以不限場所、不限議題為特點持續深化“三辦工作法”(即:根據事件處理的難易程度推進小事“就地直接辦”、大事“吹哨聯動辦”、難事“周五商議辦”),讓小區的事在小區議,大家的事商量着辦,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監督者、受益者”。今年以來,社區組織街道、區級職能部門及西寧市供水集團、園林局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19次,解決房屋漏水、下水管道堵塞及亂堆亂放等問題50余件,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讓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學院巷社區黨委將持續以網格治理為基礎,多點發力,充分調動各類治理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細化網格工作清單、實施細則,不斷完善“全要素網格”工作機制,在做優民生服務上下功夫,真正實現“一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