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海西都蘭:特色産業“多點開花” 鄉村振興“豐景獨好”

2024-10-24 11:56:22
責任編輯:潘彬彬 |  作者:賈海林

  本網綜合消息:作為海西州農業大鎮,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糧食生産的“主産區”,産品輸出的“主陣地”,香日德鎮自覺扛起“保地穩糧”政治責任,積極培育“瀚海綠洲”特色品牌。以“支部引領、跨村聯建、集體收益、農民增收”的特色産業發展思路,蹚出了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增收入”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小菊苗”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2020年,浙江援青都蘭工作組積極爭取嘉興、桐鄉市縣兩級支持,跨越2500多公里向都蘭縣贈送2萬株優質杭白菊種苗,自此“江南花”同高原小鎮的“美麗故事”在香日德鎮柴興村緩緩開篇。杭白菊種植基地落戶柴興村,讓閒散勞動力和脫貧戶足不出村在家門口就近務工,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基地裏翻地、除草、打藥、施肥、澆水,一年四季用人不斷,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余個,人均勞務收入增加1300元。同時為拓寬杭白菊的銷售渠道,柴興村堅持將種植的杭白菊做到“本地化”“特色化”,將銷售路徑由單品銷售向品類銷售轉變,借助村內傳統枸杞、特色藜麥等種植的獨特優勢,將杭白菊與枸杞、藜麥完美搭配,以茶飲、養生品類搭配創新銷售模式,線上推廣與線下銷售相結合,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農民致富,跑出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的“加速度”。

  “加工廠”注入鄉村振興“強動能”

  幸福村立足本村糧食産量和種植面積優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優勢,2019年爭取幫扶資金建成日産30噸的糧油麵粉加工廠,發揮優質農産品優勢,持續鞏固“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由農戶種植、合作社統一收購、生産、市場銷售一條龍服務,着力品牌化包裝、標準化生産、一體化經營項目,打造“都香粉”麵粉和“都香花”菜籽油品牌,目前,糧油麵粉加工廠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益6.2萬元,吸納村內勞動力10餘人,每年人均增收1.8萬元。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聚焦村內脫貧戶、監測戶等重點人群,提供幫扶性就業崗位2個,每年為脫貧戶分紅6000元,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願景。

  “文旅街”釋放鄉村振興“新活力”

  近年來,依託“柴達木第一鎮歷史陳列館”“遇見香日德民族團結一條街”“上柴開生態文化旅游園”等優勢資源,香日德鎮上柴開村聚焦鄉村文旅IP,緊緊圍繞“生態+融合+共享”發展思路,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以“文旅+”模式融合為根本,拓寬産業鏈條,逐步形成以“紅色精神傳承、農業觀光采摘、親子體驗互娛、農家餐飲品鑒、鄉土文化宣傳、房車自駕露營、家庭娛樂聚會”為一體的農村生態旅游産業鏈條,積極爭取1050萬元資金建設完成旅游商業一條街,投資500萬元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園,聚焦鄉村農旅産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模式,打造上柴開旅游商業一條街,通過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進一步增強鄉村振興發展的“凝聚力”。

 

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