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為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進一步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推出了《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提升合理用藥水平被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海西州衞生健康委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創新“互聯網+藥學服務”模式,率先在都蘭縣試點建設區域數字化前置審方系統,有效降低用藥錯誤發生率,提升處方質量及醫療衞生服務水平,守護百姓用藥安全。
AI賦能百姓:區域數字化審方服務都蘭縣10.6萬人次

區域數字化審方中心的建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發揮縣鄉村三級聯動,以藥品説明書為基準,結合臨床用藥實踐,在自動識別出不規範處方後,進行警示干預和攔截,對不能直接判斷的處方,將推送至審方藥師進行人工干預事後提供處方點評分析,所有處方都需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進入後續的收費和調配環節,避免收費後發現問題讓患者往返收費處及診室導致患者就醫體驗下降,讓群眾在縣域內獲得統統一、高效、可及的藥學服務。
通過對區域臨床用藥全過程進行智能化審核與管理,有效地降低用藥錯誤發生率,提升處方質量,也對緩解醫患關係、提高患者滿意度起到積極的作用。
AI賦能醫生:區域數字化審方質檢不合理處方數19,498份

區域數字化審方中心中建設了AI前置審方助手,在錄入醫囑時結合病歷信息、檢驗檢查結果提供藥品的重要提示和説明書信息,能夠對醫囑進行藥物過敏、藥物相互作用、藥物禁忌症、不良反應、體外配伍等審查,協助醫生正確篩選藥物並確定醫囑。AI前置審方助手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醫生審方效率,系統正式上線至今,共質檢處方61,794份,其中不合理處方數19,498份,經AI前置審方助手前置審核、藥師干預後,高風險處方從659份下降至116份,降幅82.4%;中風險處方從2480份下降至1830份,降幅26.21%;低風險處方從11745份下降至8336份,降幅29.03%。
對此,香日德第二中心衞生院的高醫生深有感觸,系統像為高醫生配備了一位AI審方助手,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藥安全。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開處方,標準治療方案推薦蛇膽川貝液每日服用兩次,醫生錯誤地開了每日三次,此時,處方審方系統立刻彈窗提醒給藥頻次不適宜,醫生隨後修正了處方,避免了患者超量服藥帶來的風險。
此外,區域數字化審方中心配備的處方點評功能上線後,之前需要花費幾天時間幹的活,現在1個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
AI賦能管理:區域數字化審方為區域用藥管理提供抓手

都蘭縣2家公立醫院(縣人民醫院、縣蒙藏醫醫院)、10家基層衞生院及95家村衞生室均已納入審方中心平台管理,都蘭縣人民醫院抽調5名經驗豐富的藥師組成專職審方藥師,實行集中辦公、集中審核、集中點評、集中反饋,負責對不合格處方進行分析、點評、反饋和答疑。通過“系統審核+人工審核”模式,減少用藥錯誤,提高處方質量。
區域處方監管平台可按照問題類別、科室、醫生和藥品統計審核處方條數及各項宏觀統計指標進行數據展示,提升區域用藥管理決策能力。
都蘭縣區域審方中心的運行,為患者診療用藥實現了“事前審核、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的閉環式管理模式,為縣域內廣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持續、便捷的藥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