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海西州都蘭縣“五治融合”譜新曲 唱出基層好“楓”景

2024-09-21 12:04:07
責任編輯:丁學良 |  作者:趙志濤

        本網綜合消息:海西州都蘭縣堅持以“五治融合”為抓手,以“治理有效”為目標,以“自治力量”為主體,推動資源下沉,創新治理格局,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規範化、制度化,形成了治理過程群眾參與、治理成效群眾評判、治理成果群眾共享的“五治融合”發展模式,在增強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的同時,實現“楓橋經驗”都蘭化。

        以“政治”強統領,凝聚治理定力。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着力強組織、搭平台、聚合力、破難題,促進基層黨建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民心作用,在全縣802個網格員中,由黨員擔任網格長,開展網格服務,發揮“141”一長四員一警(網格長、草管員、林管員、文管員、網格員、村警)作用,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市域社會治理的優勢,實現“一個網格一面旗幟”。同時,大力推選政治素質過硬、願幹事、能幹事的黨員擔任信息員,充分發揮黨員包聯重點家庭、重點人員積極作用,帶頭出謀劃策、參與社會治理,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矛盾排查、糾紛調解等工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成效,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以“法治”強保障,增強治理合力。聚焦基層治理法治化要求,將法治文化與群眾生活融為一體,推動法治水平進一步提升。積極開展法治宣傳,開展法律進機關、進村社、進學校等宣傳活動,通過設置法治宣傳欄、發放宣傳彩頁、開展法治講堂、張貼宣傳標語、以案説法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律常識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2024年,累計開展各類法治宣傳500余次,法治講座132場,受理法律援助440件,代寫法律文書1800余份,引導其他法律服務事項100余件,有效提升了群眾法治觀念,引導群眾形成解決糾紛靠法律的良好習慣。

        以“德治”強教化,提升治理效力。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比活動,選樹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感動人物等先進典型,召開“最美家庭”“綠色家庭”“平安和諧家庭”故事宣講會,並成立巾幗宣講隊,因地制宜,採取公益講堂、板凳課堂等多種方式,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開展先進典型事跡宣講活動,推動道德引領、強化道德約束,形成德治教化特色。同時,組織群眾深入學習“見義勇為”事跡,引導群眾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守規矩、崇和善的生活,形成深厚的傳統美德積澱,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奠定堅實基礎。

        以“自治”強基礎,激發治理活力。立足縣情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形成了“黨政聯手、依靠群眾,源頭預防、依法治理,減少矛盾、促進和諧”的新格局。深化“積分制”管理模式,以鄉村振興村民自治“積分制”管理水平,開創鄉村治理新模式,將社會治理納入積分管理部分,將向善向美、全民認同的社會追求納入“正面”清單,將村民普遍反映、普遍存在的問題納入“負面”清單,充分發揮積分制管理的正向激勵作用,選樹正面典型,加強宣傳引導,營造人人參與社會治理的濃厚氛圍,凝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促使轄區群眾自覺投身到轄區社會治理中,社會治安實現了長期平穩,逐步形成農牧民群眾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層社會治理常態化機制。

        以“智治”強支撐,增強治理動力。將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與運行效率,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積極推行“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強力推行綜治中心標準化、網格化、信息化“三位一體”建設,構建“一網融合,三級聯動”的信息化系統。同時,全力推進“雪亮工程”護航平安都蘭建設,加速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在全縣各重要路口、路段安裝智能攝像頭877個,做到了重要路段、路口全覆蓋,切實將“互聯網+”優勢轉化為數字化治理優勢,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科技化、精細化和智慧化水平。

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3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