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西寧市城西區“1+2+N”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模式

2024-09-20 17:44:07
責任編輯:丁學良 |  作者:城西宣

        本網綜合消息:在全面推進“大思政課”改革的背景下,西寧市城西區圍繞“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積極構建“1+2+ N”思政育人模式,深入推進全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

        打造一支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大力實施思政課教師後備人才培養專項計劃,堅持以“青藍工程”為抓手,打造思政課名師工作室2個,把德育輔導員、班主任、副班主任作為“生力軍”,實施帶能手、帶新秀、帶新人“三帶”計劃,通過思政名師示範課、常態化開展“同上一堂課”和“同課異構”等教學教研活動和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學科培訓,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專業能力,全區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率達42%。建立思政教育“校外人才庫”,先後聘請專家學者、英雄人物、五老人員、法制副校長等100多名校外人員兼任思政課教師。與青海大學共同建立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單位,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教學交流等活動,打造思政精品課、優質微課18節,評選優秀案例60篇,切實提升了全區思政課教育水平。

        構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兩大課堂”育人新路徑。開足開齊道德與法治課程,各學科教師圍繞學科及學生特點,將課程思政理念全面融到課堂教學中,深入發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政資源,滲透到每個育人環節。制定《城西區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的工作方案》,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增進學生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等革命精神。承辦市級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研訓活動,英語課《花木蘭》、美術課《五牛圖》取得良好效果。深入挖掘轄區紅色文化資源稟賦,大力開展思政課程研發與體系建設,區屬各學校採取“1+1”或“1+N”模式與省博物館、省文化館、“兩彈一星”精神展覽館等36個“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結對合作,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式活動中接受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

        紮實開展N項思政主題項目實踐活動。實施“一區一品”“一校一策”打造課後服務課程,全面推動剪紙、皮影、花兒、武術等民俗非遺項目進校園,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評選122名各級“新時代好少年”,邀請焦崢等5名“青海好人”講好榜樣故事,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融合發展。組織區屬15所學校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巴黎奧運會的中國故事、“兩彈一星”精神、西路軍精神等元素,通過開學典禮、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教育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創新開展“行走的思政大課堂”,推出“紅色文化、國防教育、科技創新、文明實踐”等十大主題百條路線研學課程匯,推進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積極性。

來源: 城西區委宣傳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