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為進一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宗加鎮緊緊圍繞流動人口管理“底數清、隱患消、管控嚴、服務好”的目標,積極探索流動人口“候鳥式”服務管理新模式,堅持“六項舉措”提升服務管理質效,為平安宗加建設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以查為基,摸清人員底數。按照“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要求,以“五種服務管理模式”為核心(“以房管人”“以證管人”“以網管人”“以業管人”“勞務經紀帶人”),將出租房屋、居住證、用工單位、勞務經濟人等重點要素集中整合,通過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構建起從基本要素到關聯信息、個體單元到務工群體、從勞務片區到整體産業的無縫銜接管理體系,形成特色流動人口的管理模式。主動做好外來務工人員信息登記及日常管控措施,從源頭上強化外來務工人員動態管理,切實堵塞流動人口管控漏洞,截至目前累計登記入諾採摘工23081人。
以治為先,狠抓隱患整治。採取流動巡邏與定點查糾相結合的方式,對109國道及鎮區主幹道農用車載人、無證駕駛、超速超員、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做到逢車必查、逢違必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最大限度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共檢查車輛800余輛,現場對6起超員車輛司機進行批評教育。檢查汽車站5次、公交公司8次、機動車維修企業3家8次,整治車輛亂停亂放159起,車輛佔道經營130輛次。同時,為切實解決採摘季道路安全亂點亂象問題,引進10輛公交車投放至採摘工集中居住區,優化線路,合理調整票價,設置乘車站點10處,公交路線全程40余公里,為流動人口提供便利。
以安為要,強化質量監管。圍繞枸杞種植、加工、晾曬、運輸等過程,深入轄區枸杞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枸杞烘乾房、枸杞晾曬場等場所開展突擊檢查。嚴查違規添加、銷售亞鈉行為,嚴厲打擊違規添加、農殘超標、摻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向枸杞種植戶、農資商戶等群體宣傳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進枸杞産業發展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和誠信意識,有效防範和整治市場生産經營秩序,保障枸杞質量安全,助推枸杞産業高質量發展。9月以來,累計對轄區14個規模性曬場開展專項檢查10余次。
以人為本,主動跟進服務。堅持管理與服務並舉,在加強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同時,強化服務理念,整合現有辦公資源,打造“五室兩廳”,統籌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綜治辦等行業部門資源,採取“大廳值守+下沉服務”的工作模式,結合“四下基層”和矛盾糾紛入戶排查等活動,積極發揮群防群治力量,開展政策宣講、公益普法、環境整治等志願活動20余次,開展“零距離”上門集中服務40余次,7月底以來,調處流動人口勞資糾紛、合同賠償等糾紛45起,切實提升服務質效。
以防為主,堵塞安全隱患。緊盯諾木洪地區出租房屋、行業等場所,聚焦市場秩序、安全生産、佔道經營、用電安全、燃氣安全等領域全面排查整治,對轄區內違章私搭建築、污染環境等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對問題突出的單位或個人及時督促責任人整改隱患,嚴防發生安全事故。同時密切關注社情民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輿論關注,全面排查化解政治、經濟、社會、安全生産等領域風險隱患,有效防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切實保障各族群眾生命和財産安全,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今年以來,共檢查出租房屋300家,整改安全隱患72處。
以治為要,擠壓犯罪空間。採取車巡、步巡相結合的方式,在警情多發、人口密集、重點場所形成動態巡邏路線,常態化對治安環境亂、人員結構複雜的重點區域開展全方位、無死角的“地毯式”“拉網式”清查,確保重點時段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提高見警率、管事率、威懾力,全面排查摸底出租屋、賓館、施工工地等情況和底數,嚴厲打擊涉槍涉爆、“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為。派出所共抓捕2名網上在逃人員,辦理治安案件13件,行政案件10起,刑事案件2起。同時,鎮政府確保重要場所、重點區域、重要環節規範有序,為流動人口提供優質便捷安全的務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