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人社局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以“保障民生、服務發展”為主題,以“創優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為抓手,紮實做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等重點工作,不斷兜牢民生底線。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創新打造“零工愛心驛站”“城西區人力資源市場暨零工市場”,建立起“線上+線下”為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組織“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人才夜市”“跨區域招聘會”、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活動27場,參加企業1156家次,提供崗位3938個,登記求職者7846人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144人次。深入轄區彭家寨鎮、虎&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需求摸底,及時建立各村有培訓需求勞動者一人一冊&賬,對接青海省汽車技工學校組織農村勞動力開展低壓電工、司爐工2期培訓31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4期1635人。同時,積極主動與周邊勞動力豐富的州縣協同聯動,與互助縣人社局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並先後組織家政、餐飲、滴滴、美團等企業赴門源縣、互助縣開展招聘活動,達成初步意向96人次。發揮孵化中心作用,聯合各眾創空間開展各類促創活動35場,新增創業帶動就業51人,持續鞏固提升“夏都月嫂”“西寧雄瑞保安”勞務品牌,通過勞務品牌帶動就業7600餘人。
攻堅克難力促社保事業發展。通過覆蓋廣、質效高、定位準的“在線”服務,主動擔起“穩崗位、防失業”的政治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降”“緩”等多項政策,做好社保惠企政策宣傳,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到各項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持續實施愛心助保項目,為受助對象發放無息借款,幫助轄區困難人員及時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為全區6898戶參保企業落實失業保險降費11624.76萬元;7543戶參保企業落實工傷保險降費23792.97萬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2603戶,共計1356.76萬元;發放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4590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金5491.44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614.92萬元,工傷保險待遇485.07萬元,失業金630.78萬元;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308.23萬元。
多措並舉加強人才人事隊伍建設。認真做好事業單位人員招錄、流動和崗位變更工作,2024年招錄事業單位人員59人,完成207名事業幹部的崗位變更工作。持續鞏固優化人員隊伍結構,在認真落實《城西區公共服務崗位人員分類分級分檔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基礎上,優化城西區公共服務崗位人員激勵機制,繼續加強對公共服務崗位人員隊伍的管理和考評。通過搭平台,與青海省數字經濟研究院、科技孵化器協會等達成合作,吸納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優秀學者、企業家共49名導師加入人才智庫。依託互聯網+人事人才系統,完成2023年度轄區企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其中:建設工程系列314人、農牧系列6人,綜合工程系列135人。
着力提升勞動關係治理效能。實施“多部門聯合、事前預防、暢通渠道”工作模式,制定《勞動糾紛前端治理工作方案》,對各類經營主體在監督環節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提升企業誠信經營責任。提升前端服務能力,公示投訴舉報二維碼,實行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不打烊”;依託力盟“勞動維權服務站”,積極受理商圈內投訴舉報線索、開展法律諮詢,對周邊案件做到及時調處,做到反映有回聲,投訴有結果,切實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受理欠薪案件205件,已辦結205件,清欠工資761.57萬元。以高效化解勞動人事爭議、打造和諧勞動關係為重心,依託“矛調中心”“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檢察院“助力農民工解決拖欠工資工作站”和法院“勞動糾紛銜接機制”協助處理各類欠薪矛盾,確保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勞動仲裁受理立案489起,結案430起,涉及430人,結案金額1491.2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