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西寧城西:下足民政兜底功 繪濃民生幸福色

2024-09-04 11:15:46
責任編輯:丁學良 |  作者:城西區民政局

        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西寧市城西區民政局深刻踐行“幹部要幹、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秉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持續推進保民生、兜底線,固根基、提效能,擴供給、促均等等工作,全力推進民政工作走深走實。

        延伸主動發現觸角,兜牢兜實民生保障底線。完善城西區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台,強化低保日常規範化管理,健全低保動態管理和主動發現機制,深入開展“民政為民暖心行動”,真查實核低保對象,上半年依託“大數據+鐵腳板”,全口徑摸排轄區居民8106戶15618人,新增低保、特困、低邊等各類保障對象45戶75人,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同時,積極落實應救盡救工作,今年以來,全區共保障低保、特困供養、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困難群眾680戶990人,實施臨時救助72戶131人次,“兩節”端午期間慰問困難群眾1190戶次,累計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21.5萬元。

        創新優化服務模式,全力打造幸福養老家園。加大養老服務供給,目前全區共建成彭家寨鎮老年養護院等養老機構4家,入住老人124人。聯合區衛健局、區殘聯搭建“醫療+養老+殘疾就業”聯動平台,打造家庭醫生驛站,設置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治療、康復訓練等專業服務。探索“幸福養老管家”為老服務新模式,選定9個試點小區,推動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可持續。持續深化愛老幸福食堂擴面提質增效行動,今年累計為老人供餐74萬餘次,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推進10個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為老年人提供娛樂、就餐等多樣化服務,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83%。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巡訪關愛服務機制,月探訪率達100%。

        做好關心關愛服務,積極織密困境兒童保護網。加大困境兒童主動發現力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保障範圍,今年新增事實無人撫養兒童4名,成功辦理收養登記1例,累計管理孤兒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38名、其他困境兒童1名。今年上半年,累計發放保障資金17.76萬元。同時,精準識別留守、困境兒童實際需求,針對7名家庭關愛缺失兒童,開展一對一個案輔導14次。聯合青海省社會工作協會,開展金融教育服務活動4場次,困境兒童的生存、發展、安全權益得到保障。

        精準發力惠及民生,確保社會事務提質增效。進一步深化綠色殯葬改革,堅持殯葬服務公益性原則,着力改善民生,鼓勵引導人們通過撒散、壁葬、塔葬、樹葬、草坪葬等開展節地生態安葬。截至目前,為13戶發放殯葬補貼3.65萬元。同時,在楊家灣村、晨光村、西北園村、蘇家河灣村改(擴)建4個總面積為875㎡的農村殯儀服務站,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設施設備正在採購中。完善婚介服務機構監管政策,紮實開展婚姻登記“省內通辦”“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辦”工作,上半年辦理各類婚姻登記804對,開展婚姻課堂4次。通過發放愛心引導卡、常態化街面巡查等方式,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目前站內救助2人,發放救助物資2人。健全殘疾人福利服務體系,全面落實保障政策,累計發放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82.53萬元,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有所提升。

        聚力夯實基層基礎,多措助推基層治理提效能。規範基層事務准入,優化“五張清單”,將社區各類工作事項從年初的79項壓減至47項,減少比例達41%。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村級組織依法履職、依法協助等事項由143項減少至68項,減少比例達48%。規範社區設置標準程序,對3個社區進行調整,新增2個社區,並投資1063萬元,對西交通巷社區、青年巷社區等辦公用房進行選址租賃,提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社區工作者報酬動態調整機制,平均每人每月提高400余元。拓寬社區工作者選人渠道,充實後備人才69人,增補社區委員16人,清退違規借調社區工作者16人,新增社區增加居委會成員18人。研究制定《城西區社區管理工作績效考核方案》,通過“考評組直接評+有關部門和街道(鄉鎮)黨委綜合評+群眾民主測評”的方式對社區進行聯動考評,評定優秀社區12個,良好社區19個,在以考促進、以評促優中不斷激發社區動力。持續開展“僵屍型”社會組織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取締等10余項行動,推動社會組織管理更加規範化。

來源: 魅力西區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