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過了立秋,海西州都蘭縣香日德農場進入了秋收農忙時節,農場的田間地頭,金波蕩漾、遍野橙黃。麗日悠雲之下,隨處可見收割機、農用機往來穿梭,農民群眾撩開膀子,揮汗如雨忙碌的身影同翻滾的麥浪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生動的“豐”景畫。
加強農業保障 讓綠洲“豐”景更美。香日德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牧業相結合的鎮,作為農業産業大鎮,始終扛牢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持續鞏固11.84萬畝農作物種植,積極爭取落實1.8萬畝青稞、小麥良種繁育,大力實施1.3萬畝農村土地託管項目,糧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2024年香日德鎮青稞種植面積佔所有農作物的18.5%,小麥種植面積佔所有農作物的34.2% ,油菜種植面積佔所有農作物的20.1% ,藜麥種植面積佔所有農作物的12.1% 。一直以來,香日德鎮致力於“穩糧增産、提質增效”,端穩自家“飯碗”,保障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豐收時節的憂慮莫大於天公不作美。為保證“顆粒歸倉、穰穰滿家”,香日德鎮第一時間將氣象服務信息由各鄉鎮轉發至村(社)便民&&服務微信群,提醒農戶緊抓間歇性晴好天氣及時做好收割、晾曬以及倉儲工作,推動秋收各項保障逐一逐步、有力有序落實到位。同時,積極探索建立“政府+保險公司+農戶”三位一體的農業災害風險分攤機制,鼓勵各村農戶積極參保農業保險,提高抗風險能力,防止因自然災害導致返貧,給農民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握緊安全生産 讓綠洲“豐”景常在做好秋收工作,必須將安全生産貫穿始終、常抓不懈。香日德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聯點領導、包村幹事和駐村隊的作用,借助此次四下基層活動積極向廣大群眾宣傳安全生産的知識、解析典型事故案例,講解酒駕醉駕、無牌無證、超員超載、農機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使農牧民進一步提升安全防範意識,在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築牢安全防線。同時借助村民微信群、村村大喇叭積極開展秋收期間防火安全、用電安全、農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傳,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意識,把安全至上的理念落實到秋收的全過程,確保秋收工作順利開展。香樂村村民老李説:“秋收時節,安全生産至關重要,通過鎮村兩級幹部的講解,使我對秋季安全生産知識更加熟悉,今後,我也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收割作業。”
緊盯農産增效 讓綠洲“豐”景出彩。“一年的莊稼兩年的苦,每一粒糧食背後,都凝聚着香日德人民勤勞的汗水。不能讓老百姓的汗白流!”香日德鎮黨委書記劉國虎説。為了讓這片綠洲的“豐”景更加絢爛多彩,香日德鎮正積極探索農業轉型升級之路,聚焦農産增效,讓農民的辛勤耕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增長。一方面,香日德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引導農民種植市場需求大、附加值高的作物品種。通過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産品的産量和品質,讓“香日德出品”成為市場上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香日德鎮積極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延長産業鏈,提高農産品附加值。依託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建設了一批農産品加工企業,對農産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産品深加工産品,如枸杞酒、有機藜麥、菜籽油等。這些産品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此外,香日德鎮還注重發展農業休閒旅游,將農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集觀光、採摘、體驗、休閒於一體的農業旅游項目。每到豐收季節,游客們紛至沓來,在享受田園風光的同時,也能親身體驗到農業生産的樂趣,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産業的發展,為農民增加了額外的收入來源。“我們要讓每一粒糧食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劉國虎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和期待。在香日德鎮的努力下,這片綠洲的“豐”景 將更加美麗動人,也將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香日德鎮的秋收,不僅僅是一季的收穫,更是對土地的感恩和對生活的熱愛。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每一粒種子都孕育着未來,每一個辛勤的汗水都澆灌着希望,而每一聲歡笑都是對豐收最真摯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