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為充分貫徹“五育並舉”育人理念,讓孩子們了解青海湖生態環境,培養孩子們環保意識,在湟源縣東西部協作辦的大力支持下,7月25日起湟源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各中小學100名學生開展了為期三天兩晚的“牽手相伴,共同綻放”合源·青少年資助項目暨“青山行”湟源縣中小學生生態研學活動。

觀察之美,探索自然。活動中,孩子們走進小泊湖社區生態科普宣傳基地、青海湖裸鯉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普氏原羚科普研學教育基地、海北州泉吉鄉觀魚&,講解員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解高原草地植物志、青海裸鯉繁育、志願者團隊保護湟魚等知識和事跡,並現場進行互動,孩子們觀察着裸鯉幼苗、普氏原羚,以更生動、更直觀的切身體驗,了解了青海湖獨特的“水一魚一鳥一草”生態系統,在“合源築夢,茉莉花開”研學手冊上記錄着自己的所得、所感、所獲,用相機記錄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參與之美,共築自然。活動中,在覓藍生態文化發展中心孫浩老師及志願者們的組織下,大家積極參與到用回收廢舊塑料瓶蓋製作湟魚挂件的活動中,在特製的機器中,瓶蓋碎屑被製作成了五顏六色的湟魚形挂件,魚腹上的“青山行”三字體現了本次生態研學之旅的環保主題,讓垃圾變廢為寶的神奇體驗將呵護生態的種子播種在了每一個人心底。在覓藍生態文化發展中心韓李李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油菜花田,仔細觀察着周圍的環境,以天地為媒介,以自然為畫布,在田野間完成獨屬自己的一份自然筆記。

感悟之美,洞悉自然。在“保護湟魚,我們在行動”——湟魚保護主題課程路演中,孩子們分為五個課題組以PBL項目式學習開展活動,通過詩朗誦、情景劇等多種方式,傳遞着保護湟魚、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平台。在“青山行”生態主題研學總結分享會上,孩子代表、帶隊教師代表從回顧、感悟、思考、未來四個方面闡述了此次研學活動的所得、所思、所獲,希望大家以此次研學活動為契機,從自身做起,保護身邊的環境。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青山行”生態研學不僅承載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更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此次生態研學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集教育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於一體,在青海湖邊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激發他們熱愛青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孩子們“學會了動手、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