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2024年,海西州都蘭縣司法局以“強基、促穩、提能、增效”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省州關於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導精神,以基礎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等多方面為切入口,全面提升全縣司法行政工作便民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切實提升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促穩提檔”,業務水平再夯實。一是抓好新時代“楓橋式”經驗都蘭實踐工作,持續加強人民調解“四張網”建設,深化“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進一步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實體化運行,健全完善各項制度、流程,加快推動鄉、村兩級“中心”實戰化運行,聚合人民調解員、法官、顧問律師等專業調解隊伍力量,參與矛盾糾紛調處、提供法律服務、解答法律問題諮詢工作,有效提升綜合調解服務能力,着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全縣村(社)人民調解組織覆蓋率100%,現全縣共有各級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140個,調解小組3個,人民調解員756名。與縣婦聯聯合成立社區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8個,今年以來,全縣各司法所和人民調解組織共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641次,受理各類矛盾糾紛307件,調解成功307件,調解成功率為100%。二是按照省社區矯正管理局《青海省社區矯正檔案工作指引(試行)》文件要求,組織各司法所統一案卷封皮、法律文書格式、規範調查評估、接收入矯、日常管理、教育幫扶、執法審批、考核獎懲、解除終止等工作流程,覆蓋社區矯正執法全過程,根據各基層司法所監管情況,對因不遵守監管規定被訓誡、被警告後仍不悔改、監管難度大的社區矯正對象,各基層司法所上報社區矯正中心提級管理。投入18.98萬元購買社區矯正社會服務,幫助社矯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的重新融入社會。今年以來共開展入矯宣告23人,解矯宣告13人,宣告率100%。成立都蘭縣安置幫教領導小組及鄉鎮安置幫教領導小組,組織召開3次聯席會議,幫助協調解決5名“三無”人員困難問題,認真做好銜接管理管控工作,共接回刑滿釋放人員3名,實現安置幫教與監所的無縫對接,確保重點幫教對象銜接率、安置率、幫教率均達到100%。三是不斷優化工作舉措,充分發揮村(社區)法律顧問在促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作用,提升服務質量,補齊服務短板,打造村居法律顧問工作品牌,縣司法局結合縣情實際及時調整充實了服務內容,豐富了服務方式,為各鄉鎮黨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積極參與鄉鎮重大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督促村(社區)法律顧問更好地服務鄉鎮、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有序推進基層法治建設。成立縣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場所123個,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今年以來,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共受理法律諮詢500餘人次,代寫法律文書70余份,辦理遠程公證6件,撰寫典型案例1篇,指派法律援助案件47件(刑事案件35件、民事案件12件),挽回經濟損失30余萬元,有效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聚力提能”,幹部(綜合)素質再昇華。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幹部要幹、思路要清、律己要嚴”工作要求及州縣具體安排,紮實開展都蘭縣司法行政系統自查工作。採取每週集體固定學、每日公眾號推送學、常態化督促學等方式,抓好黨員幹部入腦入心學習。圍繞“幹部要幹、思路要清、律己要嚴”這個主題,開展“想一想我是哪一種類型的幹部”“基層黨建’六個一’及黨建’八大領域’’八大工程’”專題研討。截至目前,組織開展3次。二是嚴格落實司法行政幹部教育培訓計劃,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活動,提高了幹部職工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加強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制度建設和規範化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規範和流程,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加強了與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作,形成了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三是嚴格執行新時代政法幹警“十個嚴禁”等紀律要求,堅決整治“庸懶散慢”行為和不擔當、不作為現象,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幹部敢抓善為的能力水平,確保“十個嚴禁”見諸行動、見到效果,切實做到心中有敬畏、行為有底線,聚力打造新時代忠誠、為民、尚法、擔當的司法行政鐵軍。
“賦能提效”工作穩定性得到保障。一是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都蘭縣司法局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組織開展法治大講堂,凝聚共識,以學促幹,把法律法規知識學習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領導幹部在“我學習 我來講 我來幹”黨紀大課堂講解《行政處罰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科室負責人在政法司法黨紀學習會上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社區矯正法》《人民調解法》,通過轉變角色、走上課堂方式落實“學黨紀、強基礎、提質效”工作要求。共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會等60余場次,開展法治大講堂3場次。二是深化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着力推進依法行政,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不斷加強行政復議辦案基礎和能力建設,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能力,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共接到復議申請2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2件,辦結1件,其中維持原行政行為1件,1件正在辦理。對縣政府、縣政府辦和各行政單位的8份通告、合同、規範性文件等進行合法性審查。三是緊緊圍繞牧民群眾這個“絕大多數”創新開展“法藝共響·普法惠民”法治宣傳和“雙語普法小課堂”系列活動,充分利用鄉鎮特色,將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以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民間曲藝、雙語形式展現給廣大群眾,不斷營造濃厚的法治宣傳氛圍,讓法治宣傳更接地氣、更具感染力。以深入推進平安都蘭建設和法治都蘭建設工作為着力點,持續加強憲法、民法典、反有組織犯罪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宣講教育,重點圍繞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養老詐騙、農村賭博開展警示提醒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自覺抵制意識和識別防範能力。開展普法宣講活動50余場次,線上轉發相關內容15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及宣傳品3000余件、開展以案釋法類宣講18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