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政務

海西都蘭: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厚植高原生態底色

2024-05-06 16:18:35
責任編輯:丁學良 |  作者:都蘭宣

        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惠民”,穩步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各項工作邁上新&階。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14%,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2.96%,且縣林草部門在2023年榮獲“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稱號。

        緊抓造林綠化,厚植林草底色。一是國土綠化鞏固提升行動高位推動。全面實施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紮實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按照“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原則,大力開展公益林造林、防沙治沙、退化草原修復等生態保護恢復工程,投入各類資金4685.6萬元,超額完成州級下達綠化面積8.56萬畝的目標任務。二是全民義務植樹擴面提質。組織全縣黨員幹部職工在各鄉鎮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參與人數達1萬人次,栽植各類苗木19.56萬株,造林面積達659畝,投入財政資金168.01萬元。同時,充分發動各企事業單位、個人開展“四旁”植樹活動,重點對單位區域周邊、房前屋後等區域栽種樹苗,共栽植苗木16.51萬株。三是深入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全縣4個示範村開展綠化行動,共栽植各類苗木15920株,其中喬木3500株,花灌木12420株,全面提高植被覆蓋度,改善縣域綠化面貌。

        發揮本土優勢,拓展苗圃建設。都蘭縣堅持按照“擴面積、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區域性、適應性、抗逆性、經濟性”的鄉土樹種,以改造苗圃道路、水渠、水井等為重點,着力改善苗圃基礎設施條件,以解決“路、水”為前提,優化道路交通、灌溉渠道等配套設施,提高苗圃種苗供應保障,以解決“臟、亂、差”為抓手,着力構建規範化、標準化苗圃地,以解決“無、劣、差”為目的,打造真正環境優質的苗圃地,以此帶動全縣苗圃的整體提升。2023年投入財政資金135萬元,在香日德鎮林業站、察蘇鎮林業站苗圃地共計育苗46萬餘株,打造了一批高效生産鄉土樹種、經濟收益高的標準化苗圃地,為全縣造林綠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後期管護,鞏固綠化成果。一是完善健全機制。積極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長效機制,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總林(草)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總林(草)長的工作領導機構,建立“林(草)長+檢察長+警長”聯動機制,建立“林(草)長制+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建立縣級幹部聯點包片制度。同時,在全縣設立林草長139名、管護員832名,全網格、常態化、無死角開展巡查巡護,實現了林草資源管理全覆蓋。二是及時更換補栽。對死亡苗木進行更換補栽,做到造林地樹木無缺株斷帶,確保苗木長勢良好,提升綠化效果。三是強化管護養護。對新栽植的林地開展灌水、除草、樹木整形修剪、樹榦塗白、林木病蟲害防治等管護措施,重點就抓好新植樹木澆水扶直、除草培土、修枝抹芽、補植補造等開展管護工作,並積極採取澆後覆土保墑等實用技術,增強抗旱效果,確保苗木成活率。

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3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