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初春以來,西寧市湟源縣和平鄉緊盯春耕備耕重要時節,錨定“穩定糧食面積、保障糧食安全”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的緊迫感,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工作,讓黨旗在春耕生産一線高高飄揚。
黨委統籌“聚力”,下好規劃部署“先行棋”。和平鄉黨委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及時召開春耕備耕前工作部署會議等,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方向,細化工作措施。安排部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有機肥發放、救災種子分配、農機安全及秸稈禁燒和耕地“非糧化”等重點工作。進一步擴大有機肥施用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産條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分析研判農資需求量和保供能力,提前備足各類農資産品。擰緊秸稈禁燒“安全閥”、築牢農機安全“防火墻”,確保春耕生産開好頭、起好步、譜好篇。截至目前,和平鄉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項目2.64萬畝,發放有機肥2160噸;發放救災小麥種子2.9萬公斤,燕麥種子10.4噸,地膜1056卷;與各村簽訂農機安全與秸稈禁燒責任書40份。同時,強化服務保障,村“兩委”成員、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及排查治理工作,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7個,確保春耕生産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整體推進。
支部引領“發力” ,打造春耕生産“先鋒隊”。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一線指揮部”作用,調動整合“土專家”“田秀才”“種養殖大戶”等鄉土人才資源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專家現場手把手教學示範,為農戶提供一對一、點對點春耕服務,採取“實操+理論”的方式開展農業種植、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知識講解和技術培訓,現場解答“疑難雜症”。採取“農戶+黨(總)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流轉土地改“小田”為“大田”,推動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發揮基層黨組織助推鄉村振興“領頭雁”的作用,讓土地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村集體經濟流金淌銀的“新洼地”。2024年和平鄉流轉土地34390.44畝,主要種植小麥、青稞、燕麥、油菜及馬鈴薯等作物。同時,各黨(總)支部細化服務春耕生産措施,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制定有效應對災害性天氣預案,及時發布農業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積極指導農戶做好可能發生的災害性天氣應對工作,確保春耕備耕安全平穩有序。截至目前,共發布預警信息20余條。
黨員下沉“增力”,織密春耕備耕“保障網”。堅持以黨旗為指引、以春耕為號角,和平鄉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動員駐村幹部、黨員幹部、農技人才、村幹部下沉一線,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確保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進行。一是通過村大喇叭“留聲”、宣傳視頻“留影”、微信群“留文”等方式廣泛宣傳惠農政策,讓惠農政策隨處可見、隨處可聞、隨處可及。二是組織黨員幹部、農業技術人員下沉春耕一線指導農戶搶抓有利時機播種,圍繞科學種植、田間管理、施肥技術等內容開展助農服務。同時,排查農機故障和隱患,確保春播不掉隊。三是積極推行“15分鐘黨建微網格服務圈”服務機制,以黨員中心戶、網格員為紐帶,深入村社,切實解決農戶需求,全方位護航春耕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