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行業

一碗穿越四千年的面

2024-02-09 10:22:24 | 來源: 海東日報

  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垣大道上有一家名為“四千年喇家拉麵”的面館,店裏以地道的青海拉麵而聞名。清晨,陽光熹微,店裏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對於當地人來説,美好的一天來自於這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青海拉麵。近日,“祖國好 家鄉美”媒體海東行採訪團走進四千年喇家拉麵館,一起聆聽這碗穿越四千年拉麵的傳承故事。

  為什麼叫四千年喇家拉麵?四千年是何意?喇家又是哪?這應該是縈繞在每一個走進這家面館的外地人心頭的第一個問題。

市民在品嘗拉麵。

  2002年,當考古學家緩緩掀開扣在地上千年的碗,一碗塵封了四千多年的麵條重見天日,它將中國的麵條歷史向前推進了4000年,也讓喇家村這個微不足道的村莊徹底書寫在了中國麵條的發展史上。

  “在我們民和出土四千年前的人類史上第一碗麵,是我們河湟地區文化最好的標誌,為了更好地傳承、發揚面文化,我的父親依託喇家遺址的這碗麵,創立了四千年喇家拉麵的品牌。”青海拉麵的第三代傳承人、喇家四千年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超向記者介紹道。

  一碗好的拉麵,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牛肉湯清亮醇香,蘿蔔白凈,辣油紅艷,蒜苗、香菜翠綠,麵條黃亮。一碗看似尋常的拉麵,對於這家拉麵店的所有員工而言卻是一件絲毫不能馬虎的事情。從選擇原料,到調配湯底,再到製作,每一步工序都一絲不茍。

  寬敞明亮的廚房裏,大鍋裏精選的牛肉精心熬製的肉湯沸騰着,面匠和其他工作人員各自工作着,隨着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到來,店裏熱鬧而忙碌,空氣裏瀰漫着牛肉拉麵的清香,客人們沉浸在美食之中,酣暢淋漓地享受着一碗傳承了四千年的青海美食。

  “我們一家人每週都會到這裡吃一碗麵,家裏有親戚朋友來也會帶他們來嘗嘗。”川口鎮居民鐘青蘭説。

  也許有人會質疑:這個拉麵不就是蘭州牛肉麵改了個名字嘛,有啥可説的?

  但是家住蘭州市紅古區的張先生卻是這樣回答的:“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面也是這個道理,蘭州牛肉麵是牛肉麵、青海拉麵是青海拉麵。”張先生家住海石灣鎮靠近民和縣,對於兩地的面,他始終認為兩碗麵看似相同,吃起來卻是兩種滋味。

  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7月四千年喇家拉麵創立了第一家門店以來,目前該公司已經發展直營店10家,加盟店91家,門店遍佈省會西寧市及周邊縣城,目前有就業人員1200餘人。

  用心做好一碗麵,鑄青海拉麵品牌,是這家麵店不變的理念。

  自創立至今,四千年喇家拉麵始終致力於公益事業,在抗擊疫情時,率先組織企業給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免費的食物、水果和抗疫物資。從2019年開始,每年拿出4萬元,用於環衛工人、養老院的老人以及周邊小區的保安人員就餐問題。

  當積石山縣6.2級地震波及家鄉時,四千年喇家拉麵再次出發,公司負責人馬超第一時間召集20余名職工前往受災較嚴重的中川鄉金田村,現場架起了臨時灶&,為所有一線救災職工和受災群眾免費提供熱騰騰的“暖心”拉麵,並積極協調所有加盟店,為受災地區捐款捐物。

  近年來,四千年喇家拉麵牢固樹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不斷加強回族、漢族、土族、撒拉族、東鄉族等民族職工的民族團結教育,營造出各族職工共學共事共樂的工作氛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澆灌出企業民族團結之花。

  這一碗穿越四千年的拉麵,正在河湟大地上,重新閃耀着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 卡婭梅朵 ]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3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