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光影青海
行業

馬學明:一碗拉麵暖了災區群眾的心

2024-01-20 14:25:15 | 來源: 海東日報

  每到飯點,在西寧市城西區唐道637的青譜牦牛拉麵館裏,總是客流不斷、座無虛席。

  “2013年,我把打拼了多年並且生意火爆的店面出售後回到青海發展,當時為了找專業的人研究拉麵的湯底花光了所有積蓄,最困難的時候身上只有500塊錢。”誰能想到,這名在外地打拼的拉麵匠毛頭小夥,多年後他的拉麵店從1家擴展到86家。

  2003年,22歲的馬學明,從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遠赴他鄉,只為實現自己心中的拉麵夢想。2014年,33歲的他在外學有所成,集百家之所長,與超過2000家青海拉麵創業者深入交流,看到拉麵食材因運輸成本高,運輸路途較遠,食材不夠新鮮的問題,毅然決然回到家鄉,帶動鄉親一起解決拉麵的轉型升級問題,立志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拉麵品牌。

  馬學明説:“從2016年起,我花了3年的時間,跑遍全國21個城市和2000多家青海拉麵創業者交流、學習,還邀請了省內外專家諮詢、指導,終於實現了牦牛拉麵原湯技術標準化生産工藝,為全國青海拉麵店供應標準化牦牛肉原湯。”

  他的這一舉措為國內牦牛拉麵原湯技術填補了空白,與此同時,為了適應年輕消費群體,馬學明製作了藤椒口味料包、番茄口味料包、酸菜口味料包、蔥油拌面料包、牦牛骨髓油等産品。

  2023年12月18日晚接近午夜,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發生了6.2級地震,與之毗鄰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等地也受到地震影響,有不同程度的受災。

  12月19日,馬學明立即調集公司車輛和人員,及時採購方便麵、礦泉水、饃饃等物資,從門店裏抽調拉麵匠進行物資裝車。20日早晨6時10分,由他帶領的西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團隊抵達循化縣查汗都斯鄉,為當地鄉政府捐贈方便麵、麵粉等物資。隨後,馬學明驅車前往甘肅臨夏積石山大河家鎮,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大河家鎮韓陜家村的一處應急避險安置點。上午10時,團隊在救災帳篷旁架設爐灶、生火和面、切蘿蔔蒜苗、煮肉熬湯。中午12時,為已經在空曠場地排起長隊的村民提供了熱氣騰騰的牦牛拉麵。

  馬學明的團隊將原本門店後廚中的拉麵流水線,搬到了災區,為受災村民現場做拉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受災村民的吃飯問題。“當時室外溫度已經是零下二三攝氏度,儘管隊員們手腳已經凍僵,但在七八名拉麵匠師傅的努力下,一碗碗拉麵源源不斷地下鍋,受災群眾都吃到了我們的拉麵。”

  馬學明告訴記者,當天大概為受災群眾提供了近1300碗拉麵。隨後,西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團隊將剩下的麵粉、拉麵原湯料、辣椒油、礦泉水等物資交給其他救災團隊,由他們繼續在駐地做拉麵。西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團隊返回西寧,籌備下一波援助物資。20日當天,西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向災區提供的方便麵、礦泉水、麵粉、辣椒油、原湯料等物資價值達約6萬元。

  接下來的幾天,馬學明帶領團隊趕往了化隆縣、民和縣,向當地受災群眾捐贈了方便麵、饃饃等價值約5萬元的物資。西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災區民眾排憂解難,讓更多受災民眾吃到了熱騰騰的牦牛拉麵。寒冷的冬天,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不僅暖了災區群眾的身子,也暖了所有人的心。“希望所有人都得到關愛,也希望我們的付出能讓災害帶來的損失最大化降低。只要社會需要,青譜會一直努力提供幫助。”馬學明説道。

[責任編輯: 卡婭梅朵 ]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3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