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謙,鋪展“生態+旅游”秀美畫卷-新華網
新聞
2023 07/25 10:20:52
來源:青海日報

囊謙,鋪展“生態+旅游”秀美畫卷

字體:

  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古樸、山川壯美、風景旖旎的地方,素有“玉樹小江南”之稱。

  蹚過歷史的長河,打開塵封的記憶,一代又一代囊謙人在這塊山水相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開闢家園,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給這塊古老、神奇、美麗的地方增加了厚重的色彩。

  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放眼全省,囊謙縣在農業上並沒有太多的特色可言,就在玉樹州,囊謙縣在畜牧業上也不突出。特殊的地理位置,讓第三産業成為囊謙縣最優的選擇。

  産業“四地”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把脈青海資源稟賦、發展優勢和區域特徵,親自為青海推動高質量發展擘畫的重大戰略。玉樹州作為生態大州,主動融入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建設,坐擁眾多生態文旅資源的囊謙縣,巧乘東風,圍繞《玉樹州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首選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把生態旅游業打造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産業,打造成為促進對外開放和囊謙形象的窗口産業,打造成為加強民族地區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支撐産業,帶領全縣農牧民群眾念好生態旅游“致富經”。

  如何讓游客想進來——樹品牌,打造精品旅游

  扎曲、吉曲、巴曲、孜曲、熱曲五大河流,滋養了底蘊深厚的囊謙人文環境;瀾滄江上游囊謙段柔和的水流,孕育了美麗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藏黑陶凝結着囊謙人的勤勞和智慧;卓根瑪舞跳出了囊謙人的豪爽與柔美……

  森林、湖泊、峽谷、草原……到囊謙旅游去哪兒好?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因為在這裡,處處是美景。

  跟隨囊謙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鬧松卓瑪來到尕爾寺大峽谷,這是一片原始森林,松柏高聳入雲,鬱鬱蔥蔥,藏獼猴在樹林間來回跳躍嬉戲。

  “我身後就是囊謙精品旅游路線最經典的景點之一尕爾寺大峽谷,整個峽谷位於白扎林場內,自從1998年試點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尕爾寺大峽谷內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豐富……”身着藏服的鬧松卓瑪一邊走一邊用流利的漢語介紹着白扎林場的美景,沉浸其中。

  經過一番了解,我們得知鬧松卓瑪正在錄製囊謙縣精品旅游的推介視頻,而在這之前已經發布了四條。

  鬧松卓瑪説:“我們的視頻主要是通過微信視頻號、抖音視頻號進行發布,錄製這樣的視頻,就是通過主播體驗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讓他們直觀感受到囊謙的美景。目前,我們的視頻瀏覽量已經突破3萬,不管是外地游客還是當地群眾,反響很不錯。”

  鬧松卓瑪從小在玉樹市長大,2021年考到囊謙縣融媒體中心後,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她説:“囊謙的文化和風景不同於玉樹其他地區,文化歷史底蘊深厚。平時下班也會去瀾滄江網狀水系景區、賽馬場、白扎鹽場等地走走看看,拍些照片,然後和當地老人聊聊天,感受文化獨特的魅力。”

  文化旅游行業能否吸引游客,在於是否有獨具一格的特色和打卡點,囊謙縣以打響“唐蕃古道 秘境囊謙”金字招牌為目標,依託“兩大優勢”即豐富的森林、溫泉、草原、河流等生態資源優勢和深厚的宗教、人文、民俗、文物、遺址等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明確旅游業發展重點和目標,按照“一心一廊三區三線”的旅游發展總體布局,建設以瀾滄江流域康巴文化為代表的人文生態景觀旅游走廊,推出卡拉榮國-尕爾寺大峽谷“一線五點”精品主題旅游線路。同時,打造瀾滄江生態體驗、節慶活動體驗、特色小鎮體驗、非遺文化體驗、古村落體驗“五張品牌”,樹立生態旅游招牌。

  樹品牌除了有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宣傳。囊謙縣利用文旅&&,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大力宣傳推介囊謙文旅,充分借助光明日報、廣電總局等對口幫扶單位的資源,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充分展示囊謙縣的生態之美、文化之美,一點點向全國人民揭開“秘境囊謙”的面紗,讓更多人認識囊謙、了解囊謙、嚮往囊謙。

  如何讓游客能留下——強基礎,用心做好服務

  與過去傳統旅游觀光增長見聞追求現場感的需求不同,如今的游客更加關注自身的體驗和過程的自由度、休閒性、便捷性。

  為此,囊謙縣根據消費者多樣需求,研究定制高端旅游項目,如露營休閒旅游、溫泉康養旅游、自然探秘旅游等等。同時,囊謙縣成立文旅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由縣級領導掛牌督戰,圍繞旅游業“行、游、宿、食、購、娛”六大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景區基礎設施和中心城區市容市貌建設,實施縣域內景區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健全旅游標識標牌,實施生態驛站建設,不斷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能力。

  不僅如此,在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囊謙縣更願意下“血本”。投資近5000萬元,全面實施卡拉榮國景區、乃加瑪-瀾滄江網狀水系景區、賽馬場景區、白扎鹽場旅游綜合開發、囊謙縣中心城區市容市貌綜合提升、尕爾寺大峽谷景區改造提升等六項重點文旅項目,打造一條璀璨的文化帶、綠色的生態帶、繽紛的旅游帶。

  香達鎮是囊謙縣的中心城鎮,也是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這裡環境的好壞是決定能否把游客留下的關鍵。

  天剛剛亮,囊謙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在香達鎮忙碌起來,原因是他們連續幾天接到群眾來電:城區內發現了流浪牛羊在踩踏、啃食路邊的綠化帶。

  局長扎西才旺帶着工作人員開始巡查,很快在香曲北路發現了一頭流浪牛,牛的體積較大,工作人員無法靠近捕捉。扎西才旺經過一番思索後,很快&&到一輛小吊車,“一個人負責給牛喂草,分散注意力,其餘人將繩子綁在牛身上。”

  聽起來很簡單的任務,扎西才旺和工作人員足足忙活了一上午,才順利地把牛從綠化帶裏面吊了出來。

  扎西才旺説:“針對這些流浪動物,我們前期與多部門進行了協商,最終決定由囊謙縣國營牧場統一飼養管理。”

  為了讓香達鎮變得乾淨整潔,囊謙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精細化長效管理機制,垃圾日産日清,灑水降塵率達60%以上,確保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等各項工作對標達標。

  囊謙縣不僅在硬體上下足了功夫,在軟體服務上也是非常用心,打造歌舞劇、旅游宣傳片、旅游伴手禮,開展囊謙縣優質旅游服務工作,對旅游服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評級,建立旅游服務標準體系,讓游客留在囊謙,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玩得開心。

  如何讓游客願消費——做産業,豐富文旅産品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最終目標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依託旅游保護好當地的綠水青山,又要依託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促進鄉村振興,讓當地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説直接一點,就是讓游客能盡情地在囊謙消費,欣賞特色歌舞演出,品嘗地道藏餐美食,購買民族特色文旅小禮品紀念品特産品,囊謙縣能否做得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記者來到囊謙縣香達鎮多昌村,謝周丁增一邊忙着招呼游客,一邊向服務員喊道:“1號屋免費贈送一個果盤,3號屋上一份特色藏餐。”

  謝周丁增是多昌村村民,也是阿卓牧游莊園的負責人。2016年開始,謝周丁增開始在自家院子附近種樹,當時的想法是先種樹,樹種好之後,再開民宿。連續種了三年樹,看著周邊環境越來越美,謝周丁增開始琢磨着建民宿。

  2019年底,謝周丁增在村裏建起了度假村,度假村內有10棟木屋,屋內可以唱歌吃飯,旅游旺季的營業額每天能達到1萬多元。而這只是謝周丁增的第一步計劃,後期的民宿才是度假村重點。

  三年疫情反反復復,度假村的生意也是時好時壞,謝周丁增無奈只能擱置度假村的民宿項目。今年,隨着氣候回暖,謝周丁增開始着手打造民宿項目,也對疫情後旅游火爆充滿了期待。

  “我打算打造7到10間民宿,每間民宿都是高大上的房子,外部是囊謙縣特有的老房子特徵,內部都是現代化的設施,讓游客來了吃得放心,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心甘情願消費。”謝周丁增説。

  謝周丁增為何有信心讓游客能在自己的莊園消費呢?原因就是特色,謝周丁增經營的阿卓牧游莊園是囊謙縣城地理位置好,風格獨特的度假村,處在精品旅游線路上,民宿建成後會與民間歌舞團合作,每天晚上舉行篝火晚會,邀請民間歌舞協會成員唱歌跳舞,為游客提供一場終生難忘的晚會。

  讓旅游産業成為富民産業,最關鍵的還是要將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價值,轉換途徑涉及到吃住行購娛方方面面,謝周丁增的度假村就包含了其中很多方面。除了個人的努力,囊謙縣政府層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實踐。

  ——通過節會、演藝、民俗風情街、夜市等&&全方位推介、營銷具有本土民俗風格的特色美食、美酒、手工藝品。

  ——依託酒吧一條街、美食一條街,圍繞紅鹽牦牛肉等特色美食,大力培育囊謙美食特色店,打造美食一條街,培育一批囊謙美食特色店、老字號、示範店,形成一整套餐飲産業體系。

  ——舉辦“黑青稞啤酒節”,宣傳推介本土特産黑青稞啤酒,發展演藝經濟,策劃多元主題旅游文化活動、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活動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構建全時文旅節會體系,通過演藝經濟帶動整個旅游市場消費。

  同時,利用各大景區、民俗一條街及夜市等&&推廣藏黑陶、藏香、藏文書法等一系列具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的文旅産品和手工藝品,吸引游客沉浸式體驗消費。(記者 程宦寧 張多鈞)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