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綠色同行——環湖賽見證青藏高原生態變遷-新華網
新聞
2023 07/14 19:01:48
來源:新華社

與綠色同行——環湖賽見證青藏高原生態變遷

字體:

  新華社西寧7月14日電(記者李琳海、耿輝凰)7月,青海迎來了最美時節。藍寶石般的青海湖靜謐而深邃,大湖之畔,氈房點點,牛羊滿坡,油菜花嬌艷綻放。

  第二十二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如火如荼,賽事多年來不斷發展、提檔升級,環湖賽途經的山川河湖也一路見證着青海的生態變遷。

  從河湟谷地到柴達木盆地,從蒼茫戈壁到連綿草甸,從祁連山脈到青海湖畔,青海用最美的景色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車手,繪就“人在畫中行”的絕美畫面。

  7月11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青海天佑德洲際隊的車手張志善已是參加了多屆環湖賽的老將。平日訓練中,他們一路從日月山騎行至青海湖北岸,在騎行中感受大美青海。

  “環湖賽讓世界目光聚焦青海,伴隨着飛轉的車輪,高原的壯美也展現在車手面前。在高原騎行是一種享受。”張志善説。

  13日,環湖賽進入第五賽段門源至祁連的比賽。賽道兩旁,湛藍天空下,門源的油菜花海隨風搖曳。隨着比賽進行,車隊從“金色門源”來到“天境祁連”,經過祁連峨堡鎮和阿柔草原,沿途祁連山下大草原與環湖賽車隊融為一體。

  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回族自治縣和祁連縣都位於祁連山國家公園內。作為我國西部極其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祁連山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保障北方地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

  7月13日,參賽選手在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韓強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草原以及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水源涵養功能持續增強。與試點前相比,植被面積增加51.27平方公里,生態系統固碳釋氧量增加7.7%,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提升7.3%,生態環境呈現新面貌。

  15日,環湖賽將迎來第七賽段西海鎮至共和的比賽。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都在青海湖畔,夏日時節,青海湖特有物種普氏原羚在草原上悠閒棲息、自由奔跑。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説,環湖賽的競技體育之美與高原大美景色相得益彰。隨着近年來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青海湖水位不斷上升,生態持續向好,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在青海湖“水—魚—鳥”生態系統中,湟魚是其中的核心物種之一。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每年5月底至8月立秋之季是湟魚洄游的季節,成千上萬尾湟魚一路逆流而上,前往青海湖重要補給河流——沙柳河、布哈河等淡水河産卵,形成“湟魚洄游”奇觀。為保護青海湖裸鯉,青海省在40年間實施6次封湖育魚。2022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11.41萬噸,是保護初期的44倍。

  5月18日,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游客在拍照。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來自西班牙巴斯克電信車隊的車手巴拉林説:“這裡的風光讓我感到驚嘆。雖然在比賽中難以欣賞美景,但騎行在青藏高原是不一樣的感受。”

  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説,如今之青海,綠水青山映襯白雲藍天,“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沛,三江之源再現千湖美景,國家公園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希望大家在綠色低碳的運動方式中,縱情體驗自行車運動的速度與激情,盡情領略青海山川的雄奇與壯美,以賽事為媒,傳播綠色,倡導健康,促進交流。”吳曉軍説。

【糾錯】 【責任編輯:丁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