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4月28日電(潘彬彬)這兩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巴隆鄉黨委副書記金正龍格外忙碌,4月29日,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的商鋪將要集中開業,他正在為商鋪開業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這是4月20日拍攝的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新華網 潘彬彬 攝
“這家是我們鄉上村民開的特産店、這家是寧夏老闆開的飯店、這家是我們村民開的賓館……”説起服務區的商鋪,金正龍如數家珍。
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一期建設項目於2022年11月完工,建有27間商鋪及3家賓館,主要經營産業為餐飲、住宿、零售、特色農畜産品專賣等。

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內,商戶蘆紅山正在整理貨架上的商品。新華網 潘彬彬 攝
在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主建築區格外醒目,服務區內的路燈、停車區、商鋪等功能區齊備、乾淨整潔。“以前這裡都是砂石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都是村民的自建房。我們統一規劃後,新建商鋪、停車場,新增綠化帶,硬化地面,環境和以前大不一樣了。”金正龍説。
環境好了,效益自然也就提升了。説起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未來的效益,金正龍向記者算了一筆賬。“通過前期多方調研,109國道巴隆段過往停留車輛日均7000輛車1.4萬人次,按照三分之一停留消費人數,有5000餘人次進行消費,在枸杞採摘期流動人口達1.1萬人次。算下來,每年將為我們鄉三合、雅日哈圖、托托、清泉4個村的322戶990名村民帶來174.6萬元的收益。”
在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的一間超市內,枸杞、藜麥、牛肉乾等當地特色商品琳瑯滿目,超市老闆石寶存正在和隔壁商鋪老闆商量着超市門頭裝修事宜。
33歲的石寶存是巴隆鄉新隆村村民,在新隆村開了個小賣部,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一期建成後,他搶抓商機,租了一間商鋪開起了超市。
“雖然我們還沒有正式開業,109國道也因修繕車輛繞行,但在試營業的這十來天,已經賣了1萬多元的貨物,希望生意越來越好。”和記者談及未來的收益時,石寶存信心滿滿。
“服務區一期建設項目的實施不僅可帶動我鄉村集體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也為過往游客、司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金正龍告訴記者,巴隆鄉將有效挖掘109國道經濟資源,打造以109國道為經濟軸,城鎮化産業發展區和城鎮化産業生活區為模式的一軸一線三區的高原國道服務型小鎮和民俗文化體驗小鎮。
巴隆鄉109國道物流經濟服務區只是都蘭縣發展“路衍經濟”的一個縮影,都蘭縣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輻射帶動作用,集聚公路沿線優質資源,堅持以路興業、路産融合,大力發展“路衍經濟”。
據了解,都蘭縣在109國道沿線投入資金7704.52萬元,大力發展以宗加鎮艾斯力金村、香日德鎮上柴開村、溝裏鄉秀毛村、察汗烏蘇鎮上灘東村、巴隆鄉托托村等5個試點村“服務區+”為模式的“路衍經濟”。通過“依託”“衍生”“融合”三個關鍵詞,形成了“一業帶動、多業支撐、聯動發力”的多元路衍産業體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引擎。
都蘭縣位於青海省中部、柴達木盆地東南隅,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南線重鎮,也是青藏線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