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4月22日電(潘彬彬)20日一大早,張萬壽駕駛着合作社的播種機,作為農機手代表去參加縣上2023年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啟動儀式。張萬壽是都蘭縣香加鄉紅星村村民,自2021年開始,他將自家100多畝地託管給了合作社,並成為了合作社的農機手。

4月20日,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2023年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啟動儀式現場,張萬壽擦拭自己駕駛的農機。新華網 潘彬彬 攝
“以前全家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地裏了,收益還不好。現在把地託管給合作社後,不僅全家人都‘解放’了,收入也提高了。”張萬壽告訴記者,他在合作社當農機手,一年能掙3萬多元,閒暇時間還可以外出打工,現在年收入比土地託管前多了好幾萬。

4月20日,張萬壽駕駛着農機在耕地中作業。新華網 潘彬彬 攝
都蘭順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海軍告訴記者,自都蘭縣開始推廣農業生産託管工作以來,從1個村到6個村、從半託管到全程託管,合作社以農機社會化服務為引領,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
“2021年,我們在香加鄉紅星村實施農村土地半託管服務,實施面積3600畝。今年,我們在香加鄉6個村實施全程託管服務,實施面積1.1萬畝。”馮海軍説。
旋耕機翻地、播種機播種、施肥機施肥、無人機飛防……“現在我們的託管都是機械化作業,通過‘合作社+農機入社+農機手入社’等利益聯結機制,為村民提供了就業的機會。”據馮海軍介紹,合作社已吸收入社農戶36人,帶動中青年就業30餘人。
“2021年,都蘭縣被列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之一,通過兩年項目的順利實施,今年,都蘭縣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項目計劃完成面積3.8萬畝,服務村社17個。”都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陳星宇介紹,2023年,都蘭縣將繼續集中連片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形成農業社會化託管服務的良好局面,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4月20日,都蘭縣香加鄉立新村春耕現場。新華網 潘彬彬 攝
伴着機器的轟鳴,一粒粒種子撒向肥沃的田野,“柴達木糧倉”都蘭縣奏響了高原春日最美的音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