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行業

就業培訓既要技術又要品牌

2023-03-02 17:40:51 | 來源: 海東日報

  三月春風暖。又是一年春季到來,勞務市場開始活躍,隨着就業“春風行動”的陸續開啟,各種“崗前培訓”也如雨後春筍。這種由各級政府主導的公益培訓,確實讓求職者獲得了實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就業培訓中,我們不能光教技術,還應植入品牌理念。

  相較於省內其他地區,海東市農村人口多,隨着易地搬遷的實施,以及農民群體“進城入樓”速度的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要知道,除了用一身力氣耕作外,很多農民都沒有一技之長,並且有勞務需求的農民一般年齡偏大,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並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把農民工培養成技術工,不僅可以拓寬他們的就業渠道,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務工收入。就拿普通的建築工地來説,同樣是泥瓦匠,還是有“大工”“小工”之分,工資水平相差還是挺大的。

  近年來,政府在就業培訓中改“供餐式”為“點餐式”,開展的技能培訓圍繞駕駛、烹飪等實用技術進行,目的是能夠讓務工者快速找到工作崗位,或者依靠這種技能進行創業,確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過,如果想讓海東的剩餘勞動力成為“搶手貨”,還需要在技能培訓時通盤考慮勞務品牌的打造。在這一方面,“化隆拉麵”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樣板。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少數化隆人為改變貧困現狀,走出大山前往廈門等地開拉麵館,從此,拉麵勞務大軍風起雲涌,“化隆拉麵”在全國各地紮下根來,成為名副其實的“脫貧致富面”,“化隆拉麵”也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勞務品牌。這其中,不乏有各級政府多年來舉辦拉麵培訓班的功勞。

  在海東市,諸如“化隆拉麵”這樣的勞務品牌也不少,“互助家政”“互助土族盤繡繡娘”“樂都蒲&水暖工”等,都是名聲在外。在省城等地家裝市場,只要説防水工人、粉刷工人來自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沒有不放心使用的。

  去年,青海省&&了《勞務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對推進特色勞務品牌高質量發展和穩定擴大就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在就業培訓中,應依託這些市場認可的勞務品牌進行專業培訓、技能提升,制定勞務品牌發展計劃,甚至和高職院校合作,利用職業教育平台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同時培育相關勞務企業,讓海東形成更多、更響的勞務品牌,讓“海東勞動力”早日成為一張金名片。(張揚)

[責任編輯: 卡婭梅朵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9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