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青海省海東市舉行“百龍千獅鬧新春”河湟傳統社火集中展演活動。來自海東市六縣區的5000餘人組成的社火展演隊,帶着新春的問候和祝福,為海東市民帶來一場年味十足的社火表演。

在演員純熟和精湛的擊打中,鼓聲明快而歡暢。

土族安召舞是土族人民喜聞樂見的集歌與舞為一體的表演形式,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是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安昭舞隊帶來的《土族安召舞》。

河湟民俗和非遺項目燈官賜福展演,寄託着河湟兒女在新的一年生活富裕、四季安康的美好願望。

高蹺是社火中的道具,是一種將故事、戲曲等為一體的高空造型藝術。海東市樂都區高廟社火的名目很多,尤以高蹺最為出名。

如履平地的高蹺令人叫絕,盡顯河湟傳統社火的高空技藝之最、傳統藝術之美,也展現了村民的精神風貌。

具有民間特色的舞龍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熱情的掌聲與喝彩,豐富了市民春節期間的業餘文化生活。

每逢春節社火表演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鑼鼓喧天迎新春,龍騰獅舞過大年。氣勢如虹的舞獅,踩着喜慶的鼓點,帶領市民體驗醇厚的民風,感受節日的歡樂。

“種皇田”又名“耕牛報春”,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河湟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達着群眾對來年豐收的期盼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節奏歡快、情緒熱烈、風格淳樸的民間秧歌,舞出了莊稼人喜悅的心情。
圖片:王子騰(實習)
視頻:魚昊、王子騰(實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