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月30日電(記者解統強、周盛盛、李佔軼)“今年一月,我經營的兩家店銷售收入達到180多萬元,最多的一天有近2000斤的羊肉和牦牛肉訂單。”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城經營牛羊肉特産專賣店的顏軍説。
這個春節,顏軍銷售的祁連羊肉成為北京市民陳令輝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祁連的羊肉肉質細嫩,之前來青海旅游時品嘗過,今年過年特意從網上買了一隻,已經做了好幾頓清燉羊排了。”陳令輝説。

1月13日,牧場管理員雅賽傑趕着覓完食的羊群返回飼舍(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盛盛 攝
牦牛酸奶、酥油、分割打包好的牛羊肉……不到60平方米的店舖裏擺滿了祁連縣當地家庭牧場和專業合作社生産的農畜産品。
“如今,祁連的牛羊肉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顏軍説,利用好春節假期,他謀劃着在縣裏的創業孵化園區建設一座600平方米的牛羊肉加工車間,為店舖擴大經營做準備。
春節期間,平均海拔約3000米的祁連縣最低氣溫逼近零下二十攝氏度。從祁連縣城出發,沿着祁連山麓前行約40分鐘,記者來到了祁連縣峨堡鎮黃草溝村的愛牧家庭牧場。
時值正午,牦牛在一望無際的草場上啃食枯草,牧場管理員雅賽傑趕着一群覓完食的羊返回飼舍,2022年,雅賽傑學會了分群養殖的放牧新方法。
“現在不僅牛羊分開,羊羔、母羊和公羊也要分群。”雅賽傑向記者介紹,相比於傳統放牧的方法,這麼做可以實現精細化飼養、分類銷售,大幅提升牧場的收益,“祁連的羊肉和牦牛肉很受歡迎,冬天來收購牛羊的人絡繹不絕。”
雅賽傑告訴記者,牧場成立近兩年,通過精細化分群管理,如今牧場畜種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提高。目前牧場經營草場面積已經達到41500畝,牧場存欄牦牛1000多頭,藏係綿羊1500隻,去年實現收入70余萬元。
近年來,按照當地産業布局,祁連縣以綠色有機養殖為主,認證有機草場超過1400萬畝,認證有機牛羊超過100萬頭,着重打造“祁連藏羊”“祁連牦牛”等地方品牌,依託互聯網和鄉村物流,創新生産、營銷、消費模式。目前,祁連縣發展農牧業專業合作社129家、登記註冊家庭牧場122家,聯結帶動農牧戶5000余戶。
眼下,祁連山下的草原處於羊群産羔季節,雅賽傑説:“希望日子越過越好,新的一年收入能夠再高一些,牧場裏的牛羊賣得更好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