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新聞

小蘑菇“撐”起鄉村發展新希望

2023-01-24 23:24:37 |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1月24日電(記者駱曉飛 陳傑 柳澤興)寒風吹拂,鋪滿食用菌菌棒的高原大棚裏卻溫暖如春。大棚內的蒲永魁一邊低頭查看菌棒生長情況,一邊澆水保持棚內濕度。“現在村裏的蘑菇供不應求,我們要守好最後一茬,爭取這個採摘季有個好收入。”蒲永魁説。

  1月12日,蒲永魁在為大棚內的菌棒澆水保濕。新華社記者 陳傑 攝

  春節期間,蒲永魁所在的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溝鄉麻地溝村熱鬧非凡,十多位村民在食用菌種植基地分工明確,拌料、裝袋、點種、採摘……一袋袋鮮嫩的平菇從這裡運往附近的農貿市場。

  麻地溝村以種植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為主。麻地溝村黨支部書記寧智勇介紹,種植傳統農作物往往是靠天吃飯,村民收入不高也不穩定。

  1月12日,麻地溝村村民在加工製作平菇菌棒。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攝

  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帶種蘑菇,是麻地溝村轉型發展的一次大膽嘗試。2019年,因為靠近河流,麻地溝村承包出去的6畝養殖場被拆除。

  “養殖場關停後,我們的一項村集體收入沒有了。”寧智勇説,鄉村振興不能走邊發展邊污染的路子,麻地溝村必須要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好産業。

  寧智勇考察發現,本地城鎮對食用菌需求量較大,而市場上銷售的食用菌大多産自外地。寧智勇説,經過向專家請教,地處黃河、湟水谷地的民和縣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食用菌種植難度較低,發展前景好,村“兩委”商議後決定引進以平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産業。

  2020年,麻地溝村整合多個項目資金,投入157萬元建設1224平方米的玻璃節能溫棚,並購置了種菇設備,自主加工菌棒。為讓村民盡快掌握蘑菇種植技術,寧智勇從甘肅請來有30多年食用菌種植經驗的專家,對有意願種植蘑菇的村民開展培訓。

  1月12日,村民在大棚內採摘平菇。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攝

  經過三個多月的課堂培訓和實地操作,村民們試種了4000個菌棒,沒想到第一茬就獲得了豐收。

  “大家抱着試一試的想法,沒想到第一年就能種出蘑菇,而且産量穩定,大家看到了發展的希望。”村民孫尕桂説。

  2022年,麻地溝村全年食用菌銷售收入近40萬元。“今年,我們計劃將加工好的菌棒按成本價轉售給群眾培育産菇。”寧智勇説,待蘑菇長成後,村裏的合作社再以市場價回收、銷售,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增收。

 

[責任編輯: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1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