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新聞

産業振興,給村裏帶來了新變化

2023-01-15 10:18:01 | 來源: 青海日報

産業振興,讓種糧食的農民又有新盼頭。德令哈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小寒時節,隆隆的機械聲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懷頭他拉鎮東灘村村頭的榨油坊傳來,伴隨着顆顆菜籽紛紛落入榨油鬥,村民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走進東灘村,寬敞整潔的馬路和民居整齊劃一,巷道裏時不時傳來零星的鞭炮聲,年味漸漸濃郁起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村裏當前産業的發展脈絡,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元信心滿滿。他激動地説:“今年,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鼓勵村民們種植菜籽、小麥、青稞等糧食作物,通過統一收購,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糧油麵一體化’産業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走進村裏的榨油坊,滿屋子的糧油味撲面而來,榨油的設備機器不停地運轉着。“臨近春節,周邊村鎮裏的食品油需求不斷增加,我們最近一直都是在加班加點。雖然忙了點,累了點,但心裏還是甜滋滋、喜滋滋的。”正在忙碌的榨油師傅一邊熟練地操作着榨油機、過濾機,一邊開心地説,只見澄澈的菜籽油不斷從機器端口股股流出……

  提着兩個10公斤的油桶,臉上洋溢着喜悅之情的東灘村村民李金玉趕早就到村裏的榨油坊採購菜籽油。“這不快過年了麼,多買點油等着炸饃饃。”李金玉説,現在村裏有了自己的榨油坊,不僅方便了大傢伙吃油,村裏還有了自己的産業,真是一舉兩得。

  東灘村距離德令哈市區55.6公里,是個以農業生産為主的村子。過去,鄉親們每逢過年採購食品油都要跑到市區去,來回路途長不説,運輸也是個問題。

  曾幾何時,這始終是困擾群眾生活的麻煩事,如今,卻成了村裏邁出産業振興的“開路石”。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元對這件事情心如明鏡:“不光是我們村,每逢過年前這段時間,連鎮上的農牧戶都要跑到市區磨面榨油,特別緊張。”

  “開個榨油坊,既能解決村民們的生活難題,又能帶動村裏産業發展,何樂而不為?”張德元和村“兩委”班子成員討論後決定,帶領大家朝着這個方向試一試。張德元説:“東灘村原本就有種植基礎,村裏也有不少村民種植菜籽、馬鈴薯、青稞等作物,但要想增加村民收入,就得在增加農産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榨油坊開起來,機器運轉個不停,東灘村的産業振興路開了個好彩頭。據介紹,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東灘村圍繞産業振興村集體經濟發展,相繼建成並投運麵粉加工廠和榨油坊,一步步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有力帶動了村民們增收致富。

  跟隨着村黨支部書記張德元的腳步,我們又來到了村裏的麵粉加工廠。和榨油坊一樣,這裡也是一片繁忙景象。“糧食磨成了面,價格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村民們種地也有了盼頭!”張德元説,現在,光是麵粉加工廠每年就給村裏帶來1.5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這還不算村民們個人加工出售的部分。

  “東灘村的産業振興路走到了全鎮的前頭,給大家帶了個好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今年,鎮上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統籌推進‘五大振興’,立足區域優勢資源,壯大本土特色産業,進一步走好村集體經濟産業化發展之路。往後,隨着越來越多好政策的不斷落地落實,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東灘村’不斷崛起。”懷頭他拉鎮副鎮長趙德明充滿信心地説。

  隨着村裏榨油坊的生意蒸蒸日上,麵粉加工生産逐步穩定,東灘村的村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以前種糧食價格低,掙不上多少錢。現在不一樣了!糧食加工成麵粉可以多掙錢,同時糧油價格也不錯,我還聽書記説要走品牌發展的路子,到時候我們的産品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去呢!”在東灘村種有十幾畝地的村民張大龍今年格外高興。(記者 蘇烽)

[責任編輯: 魚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8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