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着百姓的心聲和期盼,來自全省各地的新一屆省政協委員豪情滿懷,認真履職盡責。記者 王湘琳 攝
1月14日上午,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隆重開幕。帶着百姓的心聲和期盼,來自全省各地、各界別的新一屆省政協委員踏上履職盡責新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十三屆政協委員中,“新委員”有234名,這意味着近400名省政協委員中,近六成是“新面孔”。面對記者的“長槍短炮”,這些委員或是侃侃而談,或是娓娓道來,雖然説話風格不同、關注領域不同、身份背景不同,但言語之間同樣充滿着激動與期待。
首次參會,省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主任科員宋蔚用興奮來形容自己的心情。特別是參加完新任委員學習培訓班後,宋蔚直呼自己感到本領恐慌。
“今天上午聽取了政協的兩個報告,未來我想聚焦在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上,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豐富金融供給,拓展農牧區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以城鄉融合共生不斷暢通城鄉之間大循環,努力在共建共享發展中助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宋蔚説。
省政協委員,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玉成也是會上的“新面孔”之一。提到省政協委員這個身份,他坦言,第一反應不是喜悅,而是壓力。
“開會之前我想了很多,為了更好地履職盡責,我一定要認真學習,提高自身水平,從省政協委員這個身份考慮問題,多研究、多思考。”
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分組會議現場看到省政協委員、青海力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海龍時,他笑稱自己的身份是“老又新”。原來,馬海龍曾是第十屆省政協委員。從“老委員”變成“新委員”馬海龍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
“聽了報告,感覺過去五年政協做了很多實事。用報告裏的話説,這五年的確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尤其是受到疫情影響,壓力很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省上也提出建設“六個現代化新青海”,今後我更要加強學習,積極向老委員‘取經’,勇於創新,在新一年度的履職中擔當使命,更好地建真言、謀良策。”(記者 王湘琳 鹹文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