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近日來,興海路街道3個社區黨委書記戰鬥在“疫”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初心,守護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為抗疫工作中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多方&&,化解風險
“張書記,興海路17號院4單元不斷向外排水,流得到處都是,影響人&&啊!”“張書記,你快來看看,一會流到我們家裏怎麼辦?”……“你們不要着急,我馬上去看。”10月31日上午,正在該院督導居民排隊採購蔬菜包的中華巷社區黨委書記張艷接到幾位居民反映。
“大家排好隊,保持兩米線距離,只要大家通過‘接龍’下單,都能買到蔬菜包。”安頓好排隊買菜的居民後,張艷趕到4單元樓前,發現樓道裏不斷向外流水,經過現場勘查,發現流水來自413室,社區在排查中發現該戶是無住戶,怎麼屋內會有水流呢?
此時,水開始向其他兩戶居民家中倒灌,解決不及時,一定會引起鄰里矛盾。張艷緊急&&該院物業公司,請來派出所民警,找來居民,在“四方”見證下,組織開鎖公司強行打開房門。經過排查,發現住戶廚房上水管道腐蝕嚴重破裂,不斷向外冒水,屋內幾個房間的地面上全是積水,需要盡快想辦法維修。
查明原因後,張艷與物業公司研究解決方案,親自監督施工。工作人員從該住戶廚房地下室進行重新穿管,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作業,有效解決了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中華巷社區充分發揮“紅色幫幫團”志願服務隊作用,幫助轄區居民採購藥品、生活物資、學生用品300多次(件),緊急送醫1人,為轄區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提供配送等服務150多人(次)。
應急救援,關愛老人
“劉姨,你怎麼了,快開個門,我是社區紅艷,來看看您!”10月27日,興勝巷社區黨委書記許紅艷帶着“蔬菜包”來到勝利路8號,看望並慰問空巢老人劉阿姨,敲門不見老人回應,細聽屋內有老人痛苦的求助聲,着急地喊話。
劉阿姨,是一位高齡、空巢、殘疾老人,是社區關注的“重點保障對象”。劉阿姨的兒子兒媳都不在西區居住工作,疫情發生後,照顧像劉阿姨這樣的空巢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被社區納入特殊時期重點保障對象。興勝巷社區制定了幫扶清單,建立起照顧&賬,確保這部分人生活保障、疾病救助、困難解決有人管、有人問、有人查。
“快將老人扶到沙發上,檢查傷到哪了。如果嚴重,我們就緊急&&120,送老人去醫院。”通過“隔空喊話”,了解到老人在家取東西時不慎摔倒,無法前來打開房門後,許紅艷便打電話叫來樓棟長,開證明接來開鎖師傅。打開房門後,她第一個衝進屋內,攙扶起老人開始詢問情況。
經過緊急救助,老人氣色慢慢好起來。隨後,社區開具了接收證明,與劉阿姨的兒媳所在社區進行了電話溝通,將其接回家裏照顧老人。老人的兒媳見到社區人員感激地説,“還好,你們來得及時,要不我媽長時間躺在地上,真會出大事。”
“把社區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辦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中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們的責任。”許紅艷説,“連日來興勝巷社區為120多位空巢老人、殘疾人和生活困難居民送去蔬菜包,為2位獨居老人免費送午餐,幫助32位老人及居民購買牛奶和雞蛋等,我們要用實際行動溫暖轄區居民。”
緊急處置,寒冬送暖
“魏書記,我是尕寺巷13號的居民,這幾天院子裏供暖溫度太低,家裏有老人和小孩,怕凍感冒了,希望社區出面協調解決一下。”尕寺巷社區黨委書記魏雪琴在秀水路核酸檢測採樣點幫助維持秩序時接到居民求助電話。
尕寺巷13號院屬於城北區區政府的家屬院,在疫情發生後,被劃分為風險地區,最近幾天該院鍋爐房司爐工發現鍋爐壓力不斷降低,無法正常運轉,直接影響居民取暖。接到求助後,魏雪琴及時&&疫情防控專班人員叮囑道,“尕寺巷13號居住着300多戶居民,並且老人與小孩很多,不能因取暖管道出現問題,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必須盡快協調監督物業,查找原因,解決問題。”
在專班組人員跟進督促與協助下,物業很快找到了原因,因取暖管道年久搶修,通往4單元的管道破裂,導致鍋爐壓力過低無法正常運轉。商討出解決方案後,由於該院屬於風險地區,缺少配件及材料再次成為難題。
隨後,魏雪琴及時與城北區政府後勤科&&,並協調專班組開出“綠道”,全力解決材料購買及配送等相關問題。經過多方努力搶修,問題得到順利解決,小區供暖恢復正常。
“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着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區黨委的責任,更是檢驗社區工作者能力的‘試金石’,我們必須增強愛民情懷,務實工作作風,做實做好各項暖民心工作。”魏雪琴説。
疫情發生以來,尕寺巷社區為轄區200多戶老人、生活困難居民等特殊人群送去蔬菜包,幫助10戶居民採購急需藥品,緊急協調維修供水管道及取暖管理各1次,確保了居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維護了轄區的安全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