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能力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城西區高站位謀劃、高標準部署、高質量推進,依託“1+9+N”工作模式,着力補齊幹部知識弱項、能力短板和經驗盲區,全面吹響了能力提升“衝鋒號”。
能力培訓補短板 政治能力再提升
城西區以“點單式”培訓為創新載體,改變以往單一的“灌輸式”培訓課程設置,推動能力培訓做實做細做活。大力舉辦“三大培訓班”,即聚焦基礎能力建設,開展“青苗工程”培訓行動,辦好年輕幹部理想信念培訓班;聚焦專業能力建設,開展“深耕工程”培訓行動,辦好專訓班;聚焦領導能力建設,開展“領航工程”,辦好培優班,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班9期,培訓幹部1037人次。同時,全區各單位依託各級優秀師資庫開設“雁陣講堂”“四個課堂”“文匯課堂”等微課堂,推動各級幹部上講&,塑造一支“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走出去能幹”的優秀幹部隊伍。興海路街道辦事處結合社區“兩委”幹部技能提升的需求,舉辦“業務知識對對碰”活動,達到共學共用的目的。文匯路街道辦事處舉辦“成長課堂”,組織年輕幹部們就工作中難點問題開展“頭腦風暴”式研討,着力提高年輕幹部“講、寫、做”的能力。全區舉辦各類專題講座、業務講堂、宣講會720期,受眾8000餘人次。
技能比拼展風采 專業交流促發展
城西區將提高幹部的專業水平作為“基本能力提升年”活動的“必修課”,充分發揮全區各單位自主開展專業“比武”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各領域掀起業務“比武”熱潮。興海路街道辦事處建立“一課堂一主題一實踐”練兵清單,通過現場觀摩、現場講解、案例分享、實訓演練等方式,有效增強幹部職工業務能力。區教育局開展“好課堂發現好老師”評比活動,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氛圍,實現了由一個學科帶動八個學科的全學科齊動新局面。區人社局推出“周周練”業務比拼法,形成趕超比拼的良好氛圍。區應急局在崑崙西路全季酒店開展地震災害(商業構築體)應急實戰演練,在三榆山水文苑三期工地開展消防應急演練,協辦西寧市城市防汛救災應急實戰演練等,進一步增強了應急指揮、協調和處置能力。
實踐檢驗有方法 服務能力再提高
城西區以“基本能力提升年”活動為契機,把基層治理、疫情防控、安全防汛等作為提能力的“主戰場”,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崗位建功立業”“黨支部承諾踐諾”等活動,通過“陽光問廉 百姓問事”等問效機制建立“實事清單”。興海路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利用街道“駐點日”辦公機制,現場協調解決轄區中華巷社區黃河路9號院部分單元安裝電梯事宜、興勝巷社區勝利路12號樂居院小區業主與物業糾紛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區民政局建立困難群眾救助服務“一人一檔”,制定個性化幫扶措施,共計完成服務事項5915單1134人次。區財政局和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青信融專班共同牽頭全面啟動實施“甘霖工程”,為城西區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建立信用檔案,創新貸款機制,提供“能貸則貸、能快則快”的“一站式”信用和融資服務,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揭榜挂帥勇挑擔 團隊攻堅克難題
城西區圍繞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區委主要領導勇擔“帥責”使命,帶頭示範,以上率下抓難點,帶動全區縣級領導領辦改革事項,16名縣級領導在分管領域和&&單位(部門)中領辦了22項重點改革事項,圍繞緩解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親自調研指導,親自安排部署,提出實施“甘霖工程”等一系列具體的工作要求和標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先後走訪企業12119戶,建立信用檔案1358戶,有信貸需求企業950戶,實際放貸融資業務523筆,授信金額逾5.12億元,“甘霖工程”得到國務院大督查工作組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