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政務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2-09-22 16:39:27
責任編輯:魚昊 |  作者:城西宣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寧市城西區彭家寨鎮黨委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動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改善文化民生 創建“有品質”的新鄉村

        “以人為本”,加強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利用文藝隊、宣傳欄等大力宣傳,推動民間文化藝術進社區、進鄉村,舉辦藝術培訓班,民間藝術團體得到長足發展;在鄉賢文化的影響下,人民情感凝練而豐富,為當地百姓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源頭活水。“文化陣地”,完善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彭家寨鎮現有區、鎮級文化廣場各1處,分別位於劉家寨村委廣場和彭家寨村西小區廣場,鎮級文化站1處,漢莊村史館1座,老年活動中心8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13處,已經逐步形成一種人人可參與、村村可建成的文化傳播長效機制。“文化惠民”,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每年年初均舉辦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各時間段還有政策宣講、文藝匯演、戲曲下鄉、電影播放等各類文藝匯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營造鄉風文明 創建“有風骨的新鄉村

        村規民約,撬動鄉村善治。成立鎮村兩級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村加強“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道德評議會)建設。制定《彭家寨鎮移風易俗工作干預機制》,倡議引導轄區群眾遵守“四嚴禁”“六嚴控”“三倡導”,組織轄區10個村根據各自實際制定《村規民約》;指導各村按照“尊重傳統、倡導新風”的原則,自發組織紅白理事會,制訂符合本村實際、符合群眾意願的《紅白理事會章程》、婚喪嫁娶操作流程及相關標準。各村(社區)在疫情防控中勸導村(居)民喪事簡辦、喜事不辦或延辦,以鄉風禮俗參與“善治”推動鄉村文明建設。見賢思齊,弘揚鄉賢文化。在全鎮組織“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弘揚傳統家庭美德、現代家庭理念,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引導廣大家庭向上向善,以文明家庭的“小氣候”溫潤和諧社會的“大氣候”;發掘和培養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以及老教師、老黨員、老戰士、老幹部等“新鄉賢”群體,發揮他們植根鄉土、貼近群眾的優勢,用他們的嘉言善行感召群眾、垂范鄉里,涵育文明鄉風,為彭鎮精神文明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作貢獻。

        開展文明創建 打造“有靈魂”的新鄉村

        建設“美麗鄉村”,營造文化氛圍。彭家寨鎮持續加大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實現日日清垃圾、家家戶戶無堆積物,全面提升綠化水平,使村莊面貌實現“路暢、村凈、景美”的顯著改觀;同時,每月“29”日開展“創建日”活動,引導村(居)民良好衞生習慣的養成,讓群眾享受到良好人居環境,激發投身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動力,共促全鎮文明水平再上新&階。抓好典型示範,營造文明氛圍。通過開展鞏固深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文明村鎮(社區)”申報、“五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評比、“身邊好人”“綠色家庭”評選等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尚,不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截至2022年度,先後成功創建文明村(社區)9個,其中省級文明村2個、市級文明村(社區)5個、區級文明村(社區)2個,創建評選“五星級文明戶”5037戶,佔全鎮人口戶數的44%。

        聯動文化産業 創建“有活力”的新鄉村

        培育晨光村藝術團成為城西區曲藝骨幹。截至目前,該藝術團演出場次累積超過1000場次。打造劉家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暨“古寨古法青繡坊”。劉家寨村成立了劉家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村“兩委”動員本村廣大婦女,以集體經濟合作社+家庭式刺繡作坊,讓繡娘們居家就業,創收增收。

        下一步,彭家寨鎮黨委將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以落實西區“兩個文明”提升工程年度工作任務為重點,不斷滿足居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來源: 城西區委宣傳部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