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新聞

【榜樣力量】烈火與青春知道我!

2022-05-06 16:56:56 | 來源: 青海日報

    生活中,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些人,他們與我們素不相識,卻會救人于危難。他們在熊熊烈火中創造奇跡,哪裏有火災,他們就衝在火場第一線,他們在千難萬險中架起生命天梯,他們穿上戰鬥服,肩上便擔上了人民的責任,用血肉之軀撐起人民的安全,堅強沉默地逆行前進。

    但,脫下戰鬥服,他們也和我們同樣平凡。

救援完畢在駕駛室準備返回。瑪尼堅本人供圖

    凡人之軀,比肩神明。34歲的瑪尼堅,青春與“火焰藍”相遇,17年來,消防員這份職業帶給他的榮譽一張A4紙也無法寫完。2022年五四青年節前夕,他成為青海省唯一一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當焦點再次對準瑪尼堅的時候,他卻説: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這是我們所有逆行而上消防員的殊榮。挽救生命,就是我們最大的意義。”

“始終逆行在路上”

    生死的較量,誰都會怕。但有一種力量,比恐懼更強大。這力量來自一次次逆行而上的腳步。

    12年前,玉樹發生7.1級地震,如今,山川撫平傷痕,玉樹迎來新生。但對于瑪尼堅來説,那一天,永遠不會忘記。

    地震發生後,消防中隊接到前往救援的命令,瑪尼堅主動請纓,第一個向中隊黨支部遞交了赴玉樹參加抗震救災的請戰書。

    他寫道:“我是老兵,有經驗。”那一年是瑪尼堅當消防員的第五年,年僅22歲。

    抵達災區後,瑪尼堅和戰友們接到前往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師范學校救援任務。時間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耽誤,他們火速奔赴重災區進行救援。

    倒塌的房屋,出口被掩埋,該如何救出被困的生命?由于救援空間非常狹小,瑪尼堅和戰友們只能徒手清理坍塌屋體,雙手不停地刨廢墟,手指被裸露的鋼筋劃破,血流不止,他簡單的包扎後繼續投入到搶險救援中。就這樣一夜過去了,黑夜又白天,但是搶救生命的雙手卻沒有停下來,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努力,挖出11具遇難者遺體,與戰友12天的救援中營救6名生還者。

    這是瑪尼堅第一次執行特大救援任務,他再次感受到了消防員肩上這份沉重的責任,只希望自己可以救出更多人。

    身為消防救援者,瑪尼堅知道自己永遠都不能退縮,因為依仗他們的是鮮活的生命。

    翻開瑪尼堅救援的時間表,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挺身而出是天職!

    瑪尼堅看到這名男子還在沿著大橋的斜拉索往上爬,雲梯車最大舉高高度只有53米,再耽誤一會兒就超出救援范圍了。緊急之下,瑪尼堅和戰友艾文順一起執行救援任務,最終,他們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獲得了勝利。

    瑪尼堅説:“消防員這個工作需要一顆仁愛之心,也需要一顆冷酷之心。”

“要做全能消防員”

    入行不久的瑪尼堅,就知道消防員這份職業的危險性,但17年過去了,他始終丟不下這份職業。

    2010年7月23日早上,瑪尼堅和戰友在海東市平安區教導大隊比武訓練,突然一個緊急集合號,集合列隊完畢,通知格爾木市發洪水。他和戰友立即返回西寧支隊集結,做救援動員。格爾木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續強降雨襲擊,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在這突如其來的洪災面前,他們第一時間投入到防汛抗洪救災戰鬥中去。

    瑪尼堅説:“那次救援對我觸動很大,雖然已經參加救援五年,但處置洪澇災害的經驗並不豐富,讓我認識到自身在很多領域的救援理論積累不足,我知道自己要學習的方面還有很多。”

    很多人都以為消防員就只是救火的,實則不然,除了救火,地震、山洪、泥石流、鑰匙落在家裏、出門煤氣忘關了、戒指卡手指取不下來、有人準備跳樓輕生等等都需要他們救援。這些都要求消防員具有過硬的業務本領、精通消防業務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成功。

    當上消防員後,18歲的瑪尼堅被推選學消防車駕駛技術,6個月後,考核合格取得駕駛證,掌握了消防車滅火出水操作技術。

    後來,瑪尼堅自己買來專業書籍學習,再也沒睡過午覺,單位每次組織交流培訓他都踴躍參加。2012年取得了特種車駕駛員資格,可以駕駛操作雲梯車、舉高噴射車。2019年又經過培訓取得了舟艇、船舶駕駛證。瑪尼堅不僅在水域、車輛事故救援領域小有名氣,還取得了全國消防救援隊伍車輛事故救援中級合格證。

    瑪尼堅深知,消防員要有強健的身體,以適應各種復雜、多變和危險的環境。為了不斷鞏固和提升消防業務技能,他每天堅持做體能訓練。

    在瑪尼堅看來,救人是他生命的意義,只有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強化自身實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把消防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這些年,瑪尼堅用學到的一項項技能、獲得的一本本證書勾勒出自己“火焰藍”的青春描摹圖。

“消防員的日常就是這樣”

    瑪尼堅的家鄉在海東市化隆縣昂思多鎮的山區村落。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瑪尼堅從小就崇拜軍人。17歲入伍來到部隊,圓了自己的當兵夢,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消防員。

    從小生活在群山環繞的農牧山區,也不太能聽懂漢語。語言溝通成了瑪尼堅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了學習漢語,克服語言障礙,那幾年,我真是沒少下功夫。”説到這裏,瑪尼堅有些羞澀。

    “當時部隊指導員和隊長給我了一本《新華字典》,每晚十點熄燈後,就給我輔導,每天我都咬牙從最基本的説話練起,對著錄音機模倣發音,一字一句讀報紙、一筆一畫練寫字、像小學生一樣翻字典。”瑪尼堅説。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20歲那年,瑪尼堅從不會説普通話到因工作表現優異入黨,後來參加各種救援培訓,如今在隊伍內舉辦培訓活動中,瑪尼堅已經成為一名教官,近幾年來先後向800余名指戰員教授滅火救援技戰術。

    消防員沒有上下班、沒有雙休日。瑪尼堅説:“雖然生活有時候會比較枯燥,但是它教給我的更多,對生命的尊重,責任的意識,每一次救援,都在慢慢地教給我。”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瑪尼堅每天起床出操就一個全副武裝五公里,還有各種器械體能訓練。每天多做400個仰臥起坐、400個俯臥撐、100個引體向上、200次推舉杠鈴等訓練都是為自己開的“小灶”,這也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2020年瑪尼堅和戰友參加支隊比武獲得團體第一名,而他是全省唯一一名3次參加全國比武競賽的消防員。瑪尼堅説:“日復一日地訓練為的就是,無論在怎樣的情況,只要人民群眾需要幫助,我們消防員就會挺身而出,這是我們職責所在。”

    入職17年來,瑪尼堅共完成重大消防安全保衛任務1000余次,參加重大應急救援任務800余次,營救遇險群眾150余人。

“我們都很信賴他”

    刀山可上,火海敢闖,保衛人民和家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心實意付出。

    在戰友眼中,瑪尼堅是位可以生死相依的“兄弟”。

    2012年,范浩浩來到救援班和瑪尼堅成為了戰友。

    十年過去了,范浩浩口中的瑪尼堅依然是那個平日裏話不多,熱愛學習,自律性很強,工作很嚴格,帶領大家一步步成長的好班長。

    談及十年的戰友情,范浩浩滔滔不絕:“2013年的冬天,在一次外出跑步訓練中,因道路不平我的腳崴傷腫痛,班長看到後,二話不説就將我從兩公里外背到車上,回到單位後給我冷敷捏腿按摩,我很是感動。剛來的時候,我身體素質跟不上訓練強度,每次訓練都感到不適,班長經常開導我,鼓勵我堅持。”

    “想當一名合格的消防戰士,只有勤學苦練,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要有榮譽感,絕不能半途而廢。”瑪尼堅對范浩浩説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從不及格到及格,再到優秀。

    “他是榜樣。”特勤班班長艾文順驕傲地告訴記者。

    艾文順剛入職的第三年,接到報警某小區民房起火,他與瑪尼堅共同參與滅火救援。當時,火場情況不明且伴著高溫濃煙,隱隱透著火光,照明燈打開也只能看到半米左右的距離,只能頂著黑暗和高溫利用水槍滅火降溫。

    “因為什麼也看不見,瑪班長一再提醒我,抓住他的衣服,跟緊他,他在前面探路。突然聽見有管道破裂的滋滋聲和液體噴濺到身上的觸感,我當時心底突然一緊,對瑪班長説:‘不會是燃氣管道裂了吧。’瑪班長憑借多年的救援經驗説:‘不是燃氣管道,是水管爆裂。’還囑咐我,把衣領粘好防止熱水噴濺到脖子裏燙傷。火災撲滅以後返回單位,他叮囑我救援時的各種常識和注意事項,對我後來再參與滅火救援幫助非常大。”在艾文順的眼中,瑪尼堅既是一位嚴師,又是一位好班長,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我不需要你感動別人”

    每一個偉大壯美的事業,都飽含著無數人的默默奉獻。

    瑪尼堅的女兒今年六歲了,可是他卻缺席了很多孩子成長中值得紀念的時刻。為了讓瑪尼堅安心工作,妻子扛下了所有,哪怕是臨産住院,瑪尼堅都無法陪在妻子身邊。

    家人都知道消防員工作的辛苦和危險性,瑪尼堅從來也是報喜不報憂,而家人也總是裝作毫不知情,大家都各自保留著“善意的欺騙”。

    因為常年超負荷的訓練,瑪尼堅患有嚴重的腰肌勞損,疼起來連床都下不了,幾年前,瑪尼堅的膝蓋又發現有積液。

    瑪尼堅的妻子説:“你要讓他換個工作吧,他肯定也舍不得,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支援他。雖然不能經常陪伴在自己身邊,但看到他保衛的駐地安定祥和的景象時,我也會為他感到自豪。”

    消防員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藍朋友”,不僅因為他們身著火焰藍色的制服,更因為他們面對各種危險和災情時永遠都是奮不顧身的“逆行者”。

    2021年11月6日至7日,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西寧市主城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城西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員先鋒隊按照指揮部要求,聞令而動,向疫而行,一道道火焰藍的身影逆向而行,保障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瑪尼堅和戰友連續幾天奔赴多個核酸採樣點開展志願服務,為採樣點搭建帳篷,每天都忙到淩晨三四點,還主動向轄區居民宣傳防火安全知識並發放火災防范傳單。那天,瑪尼堅看到團省委微信公眾號“青春之海”發送了一篇捐款啟示,主要用于疫情期間志願者防護。瑪尼堅與妻子商量後,捐出一萬元。“雖然沒有那麼多錢,但是有多少捐多少。”瑪尼堅説。

    “我不需要你感動任何人,我只希望你每次任務結束後能平安歸來。”沒有怨言的背後,這是妻子對瑪尼堅最大的心願。

    青春因奮鬥而精彩,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採訪瑪尼堅的時候正好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小長假,但是這一天與他們平日無異,日復一日地,訓練、備勤……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每每此刻,這句話的意義又讓我們深深地感悟。

    晨光熹微,瑪尼堅和戰友再次踏上徵途。

[責任編輯: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2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