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人物報道二等獎
採訪手記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總從大海之上眺望岸邊,陪伴他們的除了不曾改換的風景,只有無邊無際的孤獨;他們重復着辛苦而枯燥的工作,成了海上來往的千萬艘船舶“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怎樣一種信念,支撐着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守望光明?懷着敬意,2021年新春前夕,記者與海上守塔人邂逅,隨他們登上了前往大沽燈塔的海巡船。
大沽燈塔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燈塔,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有人值守的海上燈塔。在地圖上看起來,大沽燈塔與港口的距離只有短短一截,但到了海上才發現,這段航程額有一個半小時左右,往返就是三小時。走到甲板上觀望,四週全是無邊的海水,能看到的除了航標和浮冰,只有來往的船舶。
從旭日高挂到星辰滿天,在茫茫大海上,記者緊跟海上守塔人的腳步,見證了他們平凡的一天,也從這份平凡中收穫了閃光的精神寶藏。
於細微處縱觀動人之章
在人物類新聞報道中,最動人的大多是一些能夠反映人物性格與工作特點的細枝末節。這次採訪期間,不少細節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文章更為生動鮮活、內容更加充實。
跟着天津港航標管理站海上班班長李紅旗出海的那天,天氣陰沉沉的,海上能見度很低。為了頂住冬日的海風,記者特意“全副武裝”,翻出了最厚的裝備,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陪同上塔的幾位天津港航標管理站的老師説,出海的日子是他們盯了好幾天的天氣預報特意選出來的。雖然陰天拍照不太“出片”,但是海上風平浪靜,乘船也更安全。
去程的時候,首先觸動記者的是站裏老師們談起燈塔時的神態。雖然天氣不佳,但在開往大沽燈塔的航路上,海巡船的船長從很遠處就看到了它的身影。
“在哪兒呢?”我目不轉睛地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您的視力也太好了!”
“哪有啊,”船長語氣裏帶着點小小的驕傲,“不是我視力好,是大沽燈塔太親切,我們對它太熟悉。”
稿件中寫到天津港航標管理站站長田新用燈塔做微信頭像的細節,也是這時發現的。本來是想留個&&方式、方便後續請教,沒想到這一看,大沽燈塔在站長的微信頁面上“出鏡率”還真不低。
“我們對燈塔的感情非同一般啊!”田新説,“換着角度拍燈塔,可是我們不少人的愛好呢。”説這話的時候,站長眼睛亮晶晶的,臉上滿是談起自己最喜歡的事和人時候的神情。
另一處令記者印象深刻的細節,是一本厚厚的工作日誌。
“14:00,打掃樓道衞生”“17:05,主燈及近海航標燈正常啟動”“20:00,開 啟發電機”“21:00,雷達應答器工作正常”“22:00,關閉發電機”“2:00,主燈及近海航標燈正常”……走進守塔人狹小的休息空間,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桌面上這本翻開的日誌。從凌晨再到夜深,記錄一天未斷,海上的“掌燈人”也徹夜未眠。每句記錄雖短,但在海上讀來卻顯得尤為動人,勝過千言萬語。
留心細節是作好文章的第一步。這次採訪中觀察挖掘出的感人情節不僅為記者理解守塔人的工作與生活狀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使文章中所描繪的群體形象顯得更為豐滿。
在登涉中體悟守塔艱辛
報道質量的提升離不開“腳力”的支撐,只有記者走得到、沉下心,寫出的稿件才能更加貼近實際、觸發讀者的共感。登塔過程雖然艱辛,但這番工夫花費得十分值得。
初次見面,大沽燈塔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有些自相矛盾——它既明艷,又陰暗而孤僻。
之所以明艷,是因為它矗立在藍海之上,實在太過突出。高高的塔身、紅白色條紋,無怪乎船員看到大沽燈塔會露出笑容、會感動落淚。在茫茫海上看到這樣宏偉的標誌物,確實有種“到家”的感覺。
然而,走進塔內,明艷的感覺不再,取而代之的只有陰暗和孤獨。陽光在給守塔人提供照明這件事上略顯吝嗇,而守塔人為了節約有限的能源,能不打開照明也盡量不打開,導致塔裏總是暗暗的。因為穿得厚實,在船上吹海風時記者並沒感覺到特別寒冷,但在塔上待久了,涼氣卻開始從腳底往上鑽,只覺得這裡實在不是宜居之地。
為了節省空間,塔裏的樓梯是螺旋狀的,寬度只容一人通過。李紅旗説,平時塔裏只有兩個人值守,樓梯很少有“人氣”這麼高的時候,這樣的轉圜空間,對守塔人來説已經很充裕了。
大沽燈塔11層高,燈籠坐落在燈塔頂層,爬塔頗需耗費些體力。11層的燈籠大概是整個塔上最明亮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視野開闊,四面都是玻璃。李紅旗説,冬天的時候守着燈箱是最暖和的,自己很享受燈光帶來的暖意;但是到了夏天,燈籠裏的活幹起來就沒這麼舒適了,11層就像個大蒸籠,待一會兒就是一身汗。
從燈籠往外看,燈塔側面有一架舷梯直抵塔尖。李紅旗解釋説,這架舷梯可以四面移動,他們時不時要通過舷梯到燈塔外作業,把燈籠的外側玻璃擦乾凈,或者登梯爬高,到塔頂升起鮮艷的國旗。“雖然我平時不恐高,但也不太敢往下看。”他説。
快要從11層下塔的時候,記者驚喜地得到了航標站的老師們送上的一枚寶貴“勳章”。很少有女性到訪燈塔,老師們説,沒記錯的話,記者應該是登上大沽燈塔燈籠的第一位女同志。沒想到,這次海上登塔的經歷竟然解鎖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第一次”。
結束採訪的時候已是繁星滿天,送記者一行人來塔上的海巡船還在塔邊等待。值得一提的是,從船上登塔的時候雖沒感覺到風險,晚間下塔回到船上卻很有難度。漲潮後,海巡船的甲板比燈塔一層的&&已高出不少,船體還隨着海浪不住搖晃。我們必須踩着燈塔外圍的護欄欄杆,躍到船頭的救生圈上,再踩着救生圈爬上船。船上的老師拉住我們往上拽,塔上的老師做保護,費了不少力,這才讓我們平安返航。
當時專注登船,回程後細想卻有點後怕。但再一轉念,數十年間,這樣上下塔的過程守塔人不知經歷過多少次,心裏不禁有點慚愧,又對他們多了些敬佩。
逐光“守塔”,堅定初心
一日接觸下來,記者切實感受到樸實、勤奮又可愛是燈塔航標人身上共同的特徵。除此之外,更動人的是他們都有執着的初心與熱愛——是他們確保大沽燈塔的燈光每天亮起的責任心,更是他們守望來往船舶安全的使命感。為了這份執着,孤獨不算什麼,艱苦也不算什麼,他們甘之如飴。
守塔人追尋光明、守望平安,而作為記者,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登涉行走中,用手中之筆記錄與守望社會之光?於個人來説,這次經歷不僅是一次踐行“四力”的採訪,更使我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
稿件采寫不易,要依靠雙腳丈量土地、用雙眼探索世界,但記者又何其有幸,能夠有機會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聆聽精彩的生活故事,從筆端抒寫時代的喜怒哀樂。這段採訪經歷既是年輕記者沉心積累經驗、拓寬視野的寶貴窗口,也是在實踐中成長的重要機遇。
時過境遷,信念不移。作為一名記者,工作特點與奉獻方式雖與海上守塔人有異,“守望光明”的初心卻應與守塔人相同。隨着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記者也需在採訪寫作過程中不斷鍛煉自己的全媒報道能力,但“燈具”雖在更新,“守燈”之志卻未改,時刻記得肩上的責任與使命,才能行穩致遠。無論“追光”之路多長,都必須腳踏實地、不忘初心,勤奮工作、不斷奉獻,在錘煉“四力”的過程中記錄人民的聲音、追尋時代的光芒。
守塔人的工作很樸素,但深深 啟發和觸動了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執着地探求光明,堅持做社會的“瞭望者”和“守塔人”,用堅實的步履、詳盡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和細膩的筆墨點亮“燈塔”之光,為更多在人生航程中揚帆的旅人帶去光亮、帶去溫暖。
這趟出海的旅程雖然時間短暫,卻收穫頗豐、令人難以忘懷,給了我寶貴的精神財富。返程路上身體有些疲憊,但記者心裏已在暗暗期待再次相逢。
“下次一定再來。”我和田新站長約定。
“隨時歡迎。”他笑着答應。
編 輯 梁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