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探索“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模式-新華網

寧夏探索“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模式

2024-04-11 09:35:01
來源:寧夏日報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大膽探索,持續開展“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制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和栽培模式研究。目前,在該院永寧縣望洪等試驗示範基地,前茬冬小麥正處於返青—拔節階段,長勢旺盛,為預期目標順利實現奠定了基礎。

  寧夏引黃灌區光熱資源豐富,但傳統的一年一季耕作模式浪費了大量光熱資源。為提高種植業效益,實現穩量增飼和支撐畜牧業健康發展目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持續開展“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制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和栽培模式研究。2023年,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篩選出中早熟高産冬小麥品種(係)寧冬21號、冬育12號,青貯玉米品種科沃028。寧冬21號和冬育12號為農作物研究所自主選育,較對照品種寧冬11號早熟4至6天,較春小麥品種寧春4號早熟近20天。為從農機農藝融合上進一步促進小麥早收穫目的,項目組考察引進了割曬機和拾禾機,開展了冬小麥分解收穫技術研究,取得新成果。初步解決了灌區“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制的“卡脖子”問題。實踐證明,冬小麥分解收穫可充分利用小麥後熟作用提高麥粒質量,較傳統聯合收穫有效減少落粒損失,並且能為後茬復種作物多爭取3天至4天生長時間,實現小麥和青貯玉米雙豐收。當年,在靈武市郝家橋鎮示範推廣“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模式近100畝,冬小麥平均産量629.4公斤/畝,青貯玉米3.11噸/畝。

  今年,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研究團隊在永寧縣望洪試驗基地、靈武市郝家橋鎮、吳忠市利通區等地布設了試驗示範點,繼續開展“冬小麥+青貯玉米”一年兩熟制促早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進一步從小麥、玉米的生長規律,水肥一體化節水管理,復種青貯玉米質量控制和一年兩熟制適宜氣候區劃等方面完善相關技術,為廣泛示範推廣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記者 馬越)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