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新聞時政市縣圖片視頻訪談社會專題旅游悅讀書畫電力數據新聞微場景原創
寧夏頻道 > > 正文

寧夏首例海關信用修復案例辦結

2022年01月04日 11:21:28 來源: 寧夏日報

  “拿到手裏的那一刻,我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1月2日,銀川某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某(化名)回憶起一週前從銀川海關工作人員手裏接過信用修復決定書,表情仍難掩激動。

  2021年12月28日,銀川海關順利辦結銀川某服裝有限公司信用修復申請。這也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註冊登記和備案企業信用管理辦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寧夏辦理的首例海關信用修復案例。

  “我們切身體會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滋味。”張某説,2020年12月,該公司因拖欠應繳稅款被降級為失信企業。一時間,公司不僅在進出口業務受阻、從金融機構融資變成難事,公司的社會聲譽也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按照原管理辦法規定,企業自被海關認定為失信企業之日起連續2年未發生失信情形,才能提升信用等級。新規&&後,將2年變為3個月,助力企業提前恢復信用。”案件辦結當天,銀川海關工作人員吳暉介紹。

  根據新規,海關總署調整了失信企業管理措施,對企業信用引入修復機制,引導企業及時糾正違規失信行為。記者注意到,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納稅信用評價與修復相關公告,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繼續擴大納稅信用修復範圍,加大對破産重整企業納稅信用修復支持力度,有效銜接納稅信用評價與“首違不罰”制度。

  信用可修復會不會讓企業滋生“犯錯成本變低”的僥倖感?新規首次增設了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對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失信企業而言,海關總署&&,將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這一舉措正在更大範圍形成震懾力。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2021年11月印發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移動端建設指南》明確指出,將圍繞教育、公安、社會保障、民政、衞生健康、稅務等領域,分批編制全國一體化&&移動端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這意味着,“十四五”期間,市場主體信息共享的改革也在加速推進,為行政機關依法依規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提供了&&支持。

  “新規對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原則的執行力度同樣嚴格,體現了依法依規和‘過懲相當’原則。”案件辦結當天,銀川海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此基礎上,企業通過修復申請可提前恢復信用等級。這對無主觀故意動機的、輕微或一般失信企業而言,有利於企業珍惜普惠信用等級。(記者 王瑞)

[責任編輯: 紀桂紅 ]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118581128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