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2021年發展改革工作亮點紛呈
66.6億元。
這是12月26日在寧夏發展改革工作會議上公布的寧夏今年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的總額,比2020年勁增了53%。2021年也由此成為“十三五”以來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最多的一年。
這些寶貴資金,先後投向生態保護、社會事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領域415個項目,為寧夏補齊發展短板、撬動社會投資、增添發展後勁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1年,針對經濟運作存在的困難,全區發展改革係統開展了一係列開創性、引領性、特色性工作,精心做好月度分析,創新手段加強趨勢研判和政策工具儲備,精準施策加強運作調控和下行壓力化解,強化措施加強市場預期引導和企業生産調度,有效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十四五”發展實現“開門紅”。
(一)今年,是寧夏獲得國家支援的“大年”。
先行區建設、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等9個重大事項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寧夏東北部被國家確定為“十四五”重點支援的産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出臺支援寧夏能源轉型發展實施方案,瞄準能源産業發展前沿、立足寧夏發展需要,提出5個方面17條具體任務……先後爭取國家給予各項支援政策17項,有效解決發展中面臨的一些突出難題。依托“四大提升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紅寺堡區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兩項典型經驗做法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今年,是區內政策出臺制定的“豐年”。充分發揮規劃戰略導向作用,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十四五”規劃體係建設。寧夏“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被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優秀成果獎”。聚焦關鍵領域、重點環節、難點問題,開展12項重大問題研究,制定實施40余項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文件,構成了充足豐富的政策包,促進內生動力培育、化解經濟運作困難、加固經濟向好態勢。一係列重點領域改革措施,推動改革攻堅走深走實。
(二)10月20日,國家大型光伏基地國能寧夏電力有限公司2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21年,是全區上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實幹之年。一批事關寧夏長遠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被納入國家規劃、進入國家戰略、擠進國家盤子。獲批實施全國一體化算力節點樞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試點示范項目。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等3項工程被列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被列入國家能源“十四五”規劃,牛首山抽水蓄能電站等7個項目被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7個縣區被列入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十大工程項目積極推進。銀昆高速寧夏段、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牛首山抽水蓄能電站對外連接道路、“三山”生態保護修復等4個項目加快建設,寧夏至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及配套新能源、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黃河寧夏段河道治理等3個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銀川至太原高鐵等3個項目前期工作抓緊推進。
圍繞産業延鏈補鏈強鏈,今年推動實施了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發展前景好的産業項目,曉星氨綸、百川鋰電、鑫晶盛藍寶石等項目加快建設。
截至11月底,全區1133個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930億元。
(三)12月2日,銀川市召開“金融助力綠色産業、推動高品質發展”政銀企對接會。會議介紹,寶豐集團將規劃投資964億元,建設儲能全産業鏈項目。
今年以來,寧夏圍繞綠能開發、綠氫生産、綠色發展,把能源轉型發展作為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係的主攻方向。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制定了“三綠”發展、能源轉型發展、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等9個專項規劃或方案,初步形成了係統完備、協調配套的政策體係,清潔能源開發提速發力。在全國率先推動新型儲能發展、老舊風機“以大代小”、新能源激勵煤電深度調峰,新增備案儲能項目超過500萬千瓦。
紅寺堡湖南湘投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園及中環大尺寸單晶矽、隆基光伏電池等一批光伏制造項目加快實施,東方希望、江蘇潤陽、明陽風電設備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簽約落地,清潔能源産業增加值增速超過40%。(記者 楊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