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0月4日電(記者 趙倩)連日來,勞務經紀人張鵬飛每天都帶着100多名工人在家附近葡萄園裏忙着採摘葡萄。“葡萄園的活不重,工人大多是家庭婦女,她們每天能賺100塊錢,還方便照應家庭。”他説。
48歲的張鵬飛家住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這是一個移民區,包括他在內的早期住戶都是從山大溝深的西海固搬遷而來。張鵬飛説,葡萄園給周邊農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大家的生活也大變樣,不少村民還買了小汽車。
寧夏賀蘭山東麓位於北緯37度至39度,是釀酒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目前産區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達55萬畝,年産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産值261億元。今年7月,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産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其中,閩寧鎮佔試驗區核心區面積的87%。
近些年,隨着寧夏葡萄酒産業的快速發展,葡萄種植採摘、葡萄酒旅游等已成為當地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據統計,寧夏葡萄酒産業每年為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工資性收入約9億元,當地農民收入中的1/3來自葡萄酒産業。
按照相關規劃,寧夏將以葡萄酒為主導,探索形成一批綠色生産、智慧化管控、利益聯結的産業發展模式,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擴大就業供給,促進産區及周邊群眾年增收15%以上,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
[責任編輯:
張潔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