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為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綜合素養,銀川市深入實施幹部政治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升工程,緊扣高質量發展需求,分領域舉辦數字經濟、安全生産、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專題培訓班485期,累計培訓幹部25.57萬人次,讓幹部在精準賦能中練就幹事創業的“硬脊梁”“真本領”。同時,聚焦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全覆蓋推進54個基層黨校規範化建設,讓基層黨員實現“在家門口上黨課”的便利。創新推出“同上一堂課”“書記講給書記聽”等特色學習載體,常態化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專題培訓3800余期,輪訓35.13萬人次,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選賢任能 激勵奮勇爭先
始終錨定新時代好幹部標準,樹立起“工作圍着發展幹、幹部圍着發展用”的選人用人風向標,讓重擔當、重實幹、重實績成為衡量幹部的“硬標尺”,全力鍛造堪當現代化銀川建設重任的高素質鐵軍。
銀川市創新推出激勵幹部實幹擔當的“兩榜四機制”,以幹部評價管理“小切口”,破解不擔當不作為“大問題”:將在項目建設、民生服務中表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列入“紅榜”,把推諉扯皮、消極怠政的幹部納入“黃榜”,並配套建立幹部考察、提醒談話、能上能下、跟蹤管理四項機制,每年分2輪全覆蓋開展政治素質專項考察,動態更新“紅黃榜”名單。樹立鮮明導向,更要着眼未來。銀川大力實施“雙百計劃”,為年輕幹部鋪路搭橋。近五年,189名優秀年輕幹部被提拔到關鍵崗位。他們思維活躍、敢闖敢試,如今已成為推動産業升級、城市更新的中堅力量。
如今,“願擔當、敢擔當、善擔當”在銀川已蔚然成風。各級幹部狀態飽滿、鬥志昂揚,從項目建設現場到鄉村振興一線,從産業發展前沿到民生服務末梢,這股澎湃的激情與幹勁,正匯聚成建設現代化銀川的磅礡偉力。
強基固本 繪就治理新景
錨定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高質量黨建激活治理效能、賦能鄉村振興,讓鮮紅黨旗在湖城大地高高飄揚。
城市社區裏,黨建引領繪就民族團結新圖景。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長城花園社區“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體系扎根基層,612名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創新“黨建+民族團結進步+N”模式,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這裡早已成為“銀川多民族社區居民親如一家”的生動樣板。2024年,興慶區民航苑小區樓頂防水與外墻保溫改造順利完工,漏水難題根治,冬季室溫提升,居民安壽河的笑容,正是黨建賦能民生的精彩注腳。
鄉村田野上,黨建引擎驅動振興加速度。靈武市東塔鎮宋橋村溫室大棚鱗次櫛比,西夏區興涇鎮黃花村“一村一品”特色鮮明,賀蘭縣常信鄉張亮村農機服務省心省力……“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破百萬元,村黨支部被評為四星級黨組織。”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黨支部書記王鵬程的話語振奮人心。
發展實績的背後,是基層黨組織的硬核擔當。銀川市以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和“兩抓兩增”工程為抓手,構建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城市以“五好社區”為目標,實施“組織延伸、書記領航、黨員先鋒”工程,培育出一批優秀帶頭人;37條舉措破解“小馬拉大車”困境,54個鄉鎮(街道)明確職責清單,577個村(社區)厘清工作事務,創建“五星級”黨組織48個,“三星級”以上社區黨組織達91.4%。農村聚焦“六好村”建設,“四個一批”計劃與後備力量培育行動並行,村黨組織書記中優秀人才佔比達83.4%,“三星級”以上村黨組織達96.4%。全市村集體經濟從2021年的4億元增至5.5億元,所有村年收入超20萬元,“百萬元村”佔比達80%,黨建紅利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聚才興城 激活發展動能
四次榮膺“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銀川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廣闊胸襟,更是這座城市以真誠與遠見,匯聚創新之力的實踐。
即將碩士畢業的外地姑娘王雨琪,此刻正安居在銀川青年人才驛站,為未來奮力一搏。驛站周邊的超市、飯館、快遞站一應俱全,50多平方米的房間,兩室一廳,衞生間、廚房、陽&功能完備,真正實現“免費拎包入住”。“居住環境很棒,細節裏全是溫暖,讓我能安心備考。”王雨琪的感慨,道出了銀川引才留才的溫度。
像王雨琪這樣懷揣夢想奔赴銀川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因這座城市的魅力而來,而銀川早已備好誠意滿滿的“政策組合包”,用有溫度、有人情味的服務回應每份信任。從擘畫藍圖的“人才興市30條”,到打破壁壘的“雙軌制”人才評價與“帶編入企”機制;從構築安居夢的多層次住房保障,到化解創業之憂的“銀川英才”風險緩釋基金,銀川市正全力構築起“引、育、用、留”的全鏈條人才發展生態。深入實施“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精心組織“築巢引鳳”“百所高校學子銀川行”等品牌活動,積極搭建寧籍人才“回故鄉建家鄉”的連心橋……銀川市正以政策的含金量、服務的暖心度和發展的能見度,向五湖四海的英才發出“雙向奔赴”的真誠邀約。
一組組躍動的數字,是這場奔赴最鮮活的證明:18.34萬名青年才俊選擇扎根銀川,4842名碩博高層次人才全職引進,840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入庫……銀川市人才資源總量已突破57萬。
以城聚才,以才興城。銀川市正通過搭建優質産業平台、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構建“近悅遠來”的引才用才生態,為實施“五八”強首府戰略、推進“雙示範市”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能,讓這座城市在逐夢征程上愈發活力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