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中環國安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國安”)的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專注地對一批來自黃河沿岸的水樣進行檢測,這些精確的數據,將成為守護母親河的重要依據。
而在這家企業的財務賬本上,另一組數據同樣生動——近三年,中環國安精準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累計超過600萬元,年均投入研發費用近177萬元。財務總監兼執行董事楊軍感慨道:“稅收優惠的‘真金白銀’,直接轉化成了我們提升技術水平、服務綠色發展的‘真本領’。”
作為寧夏當地的科技小巨人企業,中環國安具有CMA資質證書,可開展水資源、土壤、大氣等四大類別515項項目檢測。這家企業的成長軌跡,映射着稅收服務與區域經濟綠色轉型的同頻共振。
楊軍深知,良好的納稅信用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硬通貨”。“我們大部分業務都通過招投標獲得,納稅信用是最受合作商看重的資質之一。”為此,企業將稅務合規視為企業生命線,不僅引入北京長財培訓集團入駐,設計頂層架構,完善財務部門職能,還聘請審計事務所每年開展年審、稅審並作出審計報告,通過建立“業財融合”的內控流程,從業務源頭防控稅務風險。
這種對合規的堅守,也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2023年至今,憑藉着納稅信用A級的“金字招牌”,中環國安順利獲得“銀稅貸”超150萬元,為採購先進檢測設備提供了資金支持。
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精準及時的稅收服務如同及時雨。今年初,中環國安剛遷至興慶區時,由於未重新簽訂三方協議,導致在申報期最後一天仍無法正常報稅。興慶區稅務局徵納互動運營中心接到企業求助後,十分鐘內遠程協助企業完成三方協議簽訂,確保了申報的順利完成。
此後,銀川市稅務部門稅務服務團隊主動上門,開展座談交流,就企業關注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環保設備採購稅收優惠等政策進行“一對一”講解,還結合企業研發投入情況,輔導企業開展風險自查,同步送上《環保産業稅費支持政策彙編》。
持續的政策支持與精準服務,正轉化為企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如今,中環國安已擁有各類實驗室檢測分析設備百餘&(套),先後參與了“銀川市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技術服務項目”“吳忠市黑臭水體檢測項目”等多個重點環保項目,為護航“綠水青山”添一份力。
“通過長期服務數據發現,近年來委託檢測的企業外排廢水達標率穩步提升,土壤質量監測業務量快速增長。”楊軍介紹,這些細微的變化,如同一個個生動的注腳,標記着寧夏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也見證着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深入實踐。
從守護一紙納稅信用的“無形資産”,到化解企業燃眉之急的快速響應,再到賦能技術升級的長期陪伴,在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打造“塞上江南”秀美圖景的進程中,銀川市稅務部門正在以精準、高效、有溫度的稅收服務,為守護綠水青山、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堅實支撐。(姜靜 楊軼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