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安瀾潤塞上-新華網

大河安瀾潤塞上

2025-11-22 10:24:4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1月21日電 題:大河安瀾潤塞上

  新華社記者張亮、馬麗娟

  作為全國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區,寧夏依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守護黃河安瀾是寧夏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寧夏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牽引,系統治理重塑生態底色,用水權改革倒逼發展轉型,創新驅動培育新質生産力,一條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的路徑愈發清晰。

  碧水長流織錦繡

  冬日暖陽,銀川市豐登鎮聯豐村的元寶湖碧波如鏡,蘆葦搖曳、鳥影翩躚,與遠處巍峨的賀蘭山相映成畫。新修的步行道上,三五游人悠然漫步。

  在聯豐村村民記憶中,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渾濁的“問題湖”。經過湖底清淤、水質提升、生態護岸等綜合治理,元寶湖湖泊透明度提升至1.5米以上,水質穩定達到Ⅳ類,一躍成為市民近郊親水休閒好去處。

  黃河自高山奔騰而出,勾勒出壯美“幾字彎”,寧夏正處於這道弧線的上游。七子連湖河暢水清、典農河裏魚翔淺底……近年來,一批河湖“美麗蝶變”,成為寧夏黃河生態治理的生動見證。

  “黃河干流寧夏段水質已連續8年保持Ⅱ類進出。”寧夏生態環境廳廳長楊文介紹,寧夏堅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全區4845個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57個人工濕地建成投運,38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彰顯了寧夏的“上游擔當”。

  新時代黃河生態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是關鍵。

  在中衛市長流水村,連綿的草方格固住流沙,10月中旬新栽的檸條、花棒等靜待萌發。6月30日,寧夏境內騰格裏沙漠固沙鎖邊帶在此補齊最後缺口,一條153公里的“綠鏈”攔住黃沙侵襲。“今年雨水多,沙子含水量高,明年苗木長勢肯定好!”中衛市治沙專家唐希明信心滿滿。

  立足“一河三山”生態坐標,寧夏統籌實施賀蘭山、六盤山兩大“山水工程”,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連續25年實現“雙縮減”,水土保持率達到77.7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精打細算活水來

  合理利用黃河水資源是黃河保護的重大課題。

  2023年起,寧夏在全國率先開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改革,&&用水權管控指標方案,從區域、行業、産業等方面重構水資源配置體系,實行總量控制、指標到縣、定額管理,全面完成工農業用水權確權。

  水指標“緊箍咒”倒逼節水革命。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用水大戶,擁有水權3800萬立方米。“這就是紅線,不夠的話要麼去買指標,要麼自己想辦法省出來。”公司水務負責人陳銘説,通過産業耦合、分質利用和工藝革新,去年公司水重復利用率達98.5%,單位産品水耗較區域先進值降低27%以上。

  在寧夏,節水不但能省錢,還能“賺錢”。今年4月,吳忠市利通區將農業高效節水改造省出來的800萬立方米用水權,以10年800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吳忠市太陽山工業園區,解了園區新增項目無用水權指標的燃眉之急,刷新了寧夏單筆水權交易量的紀錄。

  黃河水從農田“流向”更高産值的工業,每一滴水迸發出更大的生産力。

  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再生水循環利用……以改革為杠桿,撬動水“往高處流”。“十四五”期間,寧夏累計完成用水權交易553筆,交易水量3.34億立方米,成交金額達6.14億元,全區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30.8%。

  創新驅動勢如虹

  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寧夏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現代化産業體系,在“小而精、特而強”的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立足獨特資源稟賦,寧夏精耕細作特色優勢産業:煤制油産能全國第一,煤制烯烴産能全國第三,單晶硅産能佔全國四分之一,葡萄酒酒莊酒、枸杞深加工産品産量保持全國首位……

  數據顯示,寧夏特色農牧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比重達到88%以上,現代化工、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等特色優勢産業佔比超過80%,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接近10%。

  ——綠色轉型步伐加快。8月20日,“寧電入湘”工程投産送電,這是我國首條獲批、首條全面建成投産的以輸送“沙戈荒”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擦亮“塞上綠電”品牌。

  當前,寧夏正持續推進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推進建設覆蓋全區的綠電園區,新能源裝機佔比已達60%,綠色動能愈發強勁。

  ——創新引領持續增強。去年底,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的高品質超導鈮材料技術,為寧夏捧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這項成果打破了國外長期技術壟斷壁壘,成功應用於國內外多個大科學裝置,公司超導鈮材及鈮射頻超導腔全球市場佔有率超70%。”公司科技部部長包璽芳説。

  2024年寧夏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95.3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59.79%。“寧夏枕梁”應用於全球最快高鐵,全球最大功率飛輪儲能系統問世……布局前沿,創新力加速轉化為生産力。

  錨定“十五五”,寧夏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作為首要戰略任務。寧夏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漢武&&,“十五五”期間,寧夏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等六大産業集群,以及特色農業、新型工業化等4個重點産業的新增産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成為寧夏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完)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