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數字火種”賦能鄉村振興-新華網

寧夏鹽池:“數字火種”賦能鄉村振興

2025-11-18 10:22:23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以前拍羊肉視頻的角度和鏡頭很單調,現在用老師教的運鏡技巧,搭配AI製作的‘鹽池灘羊故事’主題海報,直播間裏問價的觀眾一下子多了起來!”近日,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馮記溝鄉,當地“AI 新農人項目”培訓班學員丁海鳳告訴記者,從最初連手機剪輯軟體都摸不熟,到首場直播賣出200多斤灘羊肉,數字技術給鄉村發展帶來的變化可不小!

  在鹽池縣,像丁海鳳這樣的蛻變並非個例。比如,小店店主借助AI設計促銷海報,讓雜糧銷量提升兩成;文旅從業者用學到的短視頻技巧推廣哈巴湖景區,吸引外地游客打卡;創業青年的直播賬號短短半個月就積累5000余粉絲。這些變化,正是鹽池縣以人才培育為核心,深耕電商産業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近日,鹽池縣“AI 新農人項目”培訓班在各鄉鎮(街道)陸續啟幕。依託中國航油對口幫扶資金的有力支撐,培訓班針對不同基礎學員量身打造 “基礎班、進階班、大師班” 三級課程體系,全面覆蓋從入門認知到實戰增收的全能力培養鏈條。培訓創新採用“10天理論授課 + 15天階梯式實訓”模式,三個層級學員在完成各自理論課程後,均開展5天專項拉練,真正將“數字課堂”直接搬到農民家門口。為確保教學質量,當地組建“豪華師資團”親臨授課,既涵蓋電商運營專家,也包括實戰經驗豐富的資深主播,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操示範相結合,讓“課堂學”的知識快速轉化為 “現場用” 的實戰本領。

  鹽池縣的電商人才培育並非單點發力,而是依託閩寧協作重點項目獅城寧好電商運營基地,構建起“基礎普及 + 進階提升”的分層培訓體系。圍繞 AI電商應用、直播運營技巧等核心需求開設特色課程,採用項目制教學與實操指導相結合的模式,累計開展各類電商培訓班50余場次,培育本土主播、互聯網營銷師等人才 2000 餘人次,孵化個體網商 100 余戶。柔性引進福建等外地專業人才提供顧問指導,形成“本土人才+外部智囊”的多元化人才梯隊,為電商産業發展注入持續動力。這種“福建智力 + 寧夏資源”的協作模式,正是閩寧協作從扶貧協作向全面合作轉變的生動實踐。

  從單一的農産品種植銷售到“AI +電商+文旅”的多元業態,鹽池縣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讓鄉村資源煥發新生機。未來,隨着數字技術與農業、文旅産業的深度融合,更多鹽池電商人才將靠着 “指尖上的生意”,讓灘羊肉、小雜糧等特色産品走出大山,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畫卷。(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