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平近幾年迎來了收穫季:“列車安全智能控制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還有3項國家專利正在申報、5個研發項目持續推進;研製的遠程黃油加注機大大提高機車軸承黃油加注效率,減少作業人員投入;帶領車間職工完成十余項科技創新項目,為生産一線解決了不同階段的“疑難雜症”……

劉永平正在對電壓電流錶試驗&進行檢修
説起寧夏寧東鐵路有限公司機車檢修車間副主任劉永平,同事們由衷流露出的關鍵詞是“收穫了”“技能明星”“高級技師”“塞上工匠”……可撐起這些關鍵詞的開始,卻是“臨時工”這個詞。
1997年,劉永平高中畢業,成為寧夏寧東鐵路有限公司前身——寧夏大古鐵路公司的一名臨時工,當了一名普通的電工。從象牙塔到車間,劉永平把人生第一步作為學習技能、苦練硬功的新起點,立志突圍。
高中生的知識遠遠不夠。為盡快掌握技能,他虛心向書本學,一項一項地練;向師傅學,一招一式地鑽;向失敗學,一次一次的重來。不論是班上還是班下,劉永平經常一個人拿着書,上到機車上,一個一個配件找、一條一條電路核對,遇到不懂的問題,通過電話向專家請教。
面對棘手的問題,劉永平把書籍裏的“技能點”和網上的“攻略”遷移到車間,不斷通過一次次試驗,將自己變成“故障獵人”和“首席診斷師”,將“問題”變成“養分”,成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實力。

劉永平(右)正在檢查軌檢車遠程集濾器
他一邊努力工作,一邊發奮學習。2000年以優異成績獲得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大專畢業證,2016年取得石家莊鐵道大學車輛工程本科學歷。先後考取電工高級技師、高級車工等技能證書。
“臨時”身份開始向“頂尖”實力跨越。
2019年以來,劉永平先後組織車間相關技術人員,完成了東風4型內燃機車冷卻風扇轉速測速裝置和公司配屬11&機車缸頭防燃油飛濺隔離裝置的加裝工作,為公司每年直接創效約18.7萬元。
2021年8月,劉永平牽頭研製的“列車安全智能控制裝置”投入運用,通過一年的運用考驗,該裝置有效解決了線路區段信號盲區、尾部機車無法及時得到停車指令而引發列車脫軌的重大安全問題,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169萬元,並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2021年,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求,公司實行大整備大檢修,劉永平緊盯現場、跟班作業,及時總結管理方法、整治薄弱環節問題,狠抓車間整體工作水平,強化全過程盯控,及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作業流程、卡控措施19項。2021年實現行車設備故障率控制在0.26件以內的目標,為公司大運量儲備了充足的動力保障。
“我的價值就在檢修一線,設備穩了,企業才能有更強勁的動力穩步發展。”劉永平的堅定如初。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寧東鐵路不能只有一個劉永平,企業發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劉永平(中)正在給職工講解聯合調節器工作原理和調試方法
2015年開始,劉永平利用創新工作室平台,在寧東鐵路連續舉辦三屆技能競賽。晚上備課、休息時間給大家講課,通過“移動課堂”將自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和同事們分享,利用碎片化時間,見縫插針,強化業務培訓和現場指導。特別是在處置機車疑難故障時,將業務水平相對薄弱的職工帶到現場進行重點培訓,講解判斷故障的方法、工作原理及處理措施,機車整備人員、檢修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水平在短時間內都有了明顯提高。
從“匆匆忙忙”的“臨時工”到“從從容容”的“高級技師”,25年的淬煉,劉永平先後發表學術論文6篇,收穫榮譽11項,在平凡崗位上刷新着非凡的業績。
烈日擋不住腳步、嚴寒錮不住雙手、時光磨不去堅持,劉永平用堅韌不拔的品格,讓知識走出書齋、走進車間,成為公司機車設備穩定運轉的守護者。
“我的想法始終就是一個:千方百計把每一個問題弄懂弄通。”
未來可期,寧東鐵路的“劉永平們”將持續為機車檢修源源不斷注入最可靠的智慧內核和技術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