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1月14日電(記者謝建雯)13日至14日,全國專家服務工作座談會在銀川舉行,全國31個省(區、市)人社廳(局)專家服務機構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記者從寧夏人社廳獲悉,近年來,寧夏積極落實“人才強區”戰略,持續完善人才引育用服機制,明確以服務國家和自治區重大戰略需求為主線,強化省際人才合作、均衡配置區內人才資源,通過強有力政策引才、高能級&&聚才和暖人心留才,構建了全鏈條專家服務體系,聚力做好“新”“高”“實”三篇文章。

座談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做好“新”文章,以新理念適應新形勢,讓專家願意來、留得住、幹得好。一是完善專家服務政策體系,在落實《柔性引進人才工作實施辦法》等文件基礎上,今年新&&《院士專家工作站管理辦法》《特聘專家管理辦法》《專家服務站管理辦法》。二是建立區外高校直接對接機制,定期組織高層次人才洽談會,簽訂意向性高層次人才658名,累計柔性引進國內知名院士專家789人、海外人才587人。三是夯實&&支撐,建設院士工作站9個、簽約合作院士10人,建設博士後科研流動(工作)站42個、簽約進站博士後149人,建設專家服務站84個、人才小高地7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3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91個,評選“全國技術能手”51名、“塞上技能大師”61名,形成支撐産業發展的全方位人才工作載體支持體系。四是給予“真金白銀”支持,如對引進博士、碩士給予連續5年每月2000-5000元工作補助、20-26萬元安家費;每年安排100萬元鼓勵留學人員開展自主創新研究等,並全面布局建設“塞上江南人才溫馨服務站”,創新外國人來華工作“一件事”線上聯動辦、線下綜窗辦的服務新模式。
做優“高”文章,依託自治區産業特色,瞄準特色農業、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産業,精準服務産業升級。如寧夏人社廳聯合江蘇人社廳舉辦“江蘇省促進寧夏枸杞産業創新發展和醫藥健康專家服務團”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金徵宇院士團隊對枸杞種植、加工、研發進行“全鏈條診斷”,促成《枸杞紅素特醫食品研發計劃》簽約。如今,寧夏枸杞領域柔性引進5位院士,形成“院士領銜、團隊跟進、企業轉化”新模式;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的新型材料産業基地目標,實施“石嘴山新材料産業中試能力提升專家服務團”活動,邀請北京、陜西等地計量檢測、炭素材料、標準樣品等領域16名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推動區域中試基地硬體設施優化升級,建立炭素原料檢測標準體系,為石嘴山先進材料中試基地檢測&&邁向標準化、專業化、權威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做深“實”文章,聚焦基層實際需求,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産業技術支持等系列活動,一大批高層次專家深入基層結對幫扶、專題授課、對口指導,幫助基層培養急需緊缺人才,留下了帶不走的資源。如開展“閩寧協作福建專家對口支援寧夏閩寧鎮活動”,11名福建文旅融合發展、資産優化、鄉村空間規劃等領域專家現場答疑解惑,針對鄉村建設的規劃短板提出“保留鄉土風貌+植入文旅功能”改造思路;針對基層醫療資源的薄弱問題,三甲醫院專家義診查房200餘人次,通過示範教學提升本地醫生診療能力。在引進外部智力的同時,寧夏人社部門積極盤活區內人才資源,每年徵集基層産業技術、民生服務清單,做到專家“下得去,接得住”;建立推行“知名專家組團、鄉村專家自助”幫扶機制,聯合工信、農業、衛健、文旅等部門及産業園區,近三年開展“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層”活動85場,破解技術難題148個,惠及群眾1.5萬餘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