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1月13日電(張雨薇 魏雅荷)10月以來,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遭遇連陰雨天氣,田土濕爛導致農機下地難,玉米、馬鈴薯等秋季作物遭遇收割難題。
原州區以“115”包抓機制為紐帶,深入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大排查大走訪大起底”行動,1名縣級領導包抓1個鄉鎮,1名副處級領導或鄉鎮班子成員、涉農部門主要負責人包抓1個行政村,1名幫扶責任人包抓5戶脫貧戶(監測戶)。層層壓實責任、環環精準發力,為打贏“秋收保衛戰”提供堅強保障。

連日來,原州區4000余名黨員幹部深入村組農戶,帶着“十看十問一事一測”清單,開展“過篩式”排查走訪行動。他們用通俗的語言給群眾解讀醫保、養老、産業補貼等惠農政策,逐戶記錄生産生活中的堵點難點,既摸清了脫貧戶的收入、醫保報銷情況,更精準捕捉到了秋糧收割、晾曬存儲等急難訴求,實現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事不漏項”。
針對走訪中群眾集中反映的田土濕爛、農機難進、人工低效等秋收難題,原州區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快速整合駐村工作隊、黨員先鋒隊、機關幹部及志願者力量,組建起搶收服務隊,針對脫貧戶、監測戶、單雙老戶、殘疾家庭等勞動力短缺困難群體實施精準幫扶。
“收得下”更要“存得住”。原州區構建了從農機調度到晾曬倉儲的全鏈條保障體系,統籌1400余&收割機、拖拉機分片作業,針對濕爛地塊作業難題,優先調配履帶式聯合收割機投入搶收。開放公共場地279個,總面積超15萬平方米,安排6&烘乾機全天候作業,日均烘乾能力達400噸,破解糧食濕爛發黴難題。

據統計,在這次秋收工作中,原州區累計幫助2.6萬戶困難群眾搶收玉米、馬鈴薯等作物8.1萬畝,目前原州區72萬畝秋糧已全部收穫歸倉。
既解決“當下難”,更謀劃“長遠計”,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應有之義。原州區結合“千名幹部下基層・大排查大走訪大起底”行動,建立“訴求收集—分類交辦—限時辦結—跟蹤回訪”閉環機制,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力打贏打好過渡期攻堅戰。
如今,“過篩式”走訪摸實情、“靶向式”幫扶解難題、“閉環式”整改提質效已成為常態,幹部們用沾滿泥土的雙手,既守住了群眾的“糧袋子”,更暖了百姓的“心窩子”。
下一步,原州區將持續堅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統攬,將這份“以民生為要”的擔當與“主動破題”的實幹進行到底,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