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寒風漸起卻擋不住鄰里間的暖意融融。11月8日,興慶區銀古路街道麗水社區門前廣場熱鬧非凡,一場以“&&各族鄰里愛滿和諧社區——共繪幸福生活畫卷”為主題的鄰里節活動溫情啟幕。作為社區深化“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舉措,由銀古路街道麗水社區主辦、“與寧同行鄰里倉”協辦的社區食堂及便民服務點開業,不僅為居民帶來了“家門口”的便利與溫暖,更搭建起各族鄰里交流互動的連心橋,讓社區治理的溫度浸潤人心。

“以前買新鮮果蔬要跑老遠,現在下樓就能買到本地好食材,還能和街坊們一起嘮家常,這‘鄰里倉’真是辦到我們心坎裏了!”剛買到雜糧的居民馬阿姨笑着説。
活動現場,由社區牽頭組織的“幸福鄰里”主題市集人頭攢動,來自寧夏本土的優質農副産品整齊陳列,香氣四溢的手工面點、新鮮水靈的蔬果、地道醇厚的農家特産,吸引着周邊居民駐足品嘗、挑選採購。社區工作人員與“與寧同行鄰里倉”的志願者們穿梭其間,熱情引導居民掃碼入群、了解優惠,一派熱鬧祥和的鄰里圖景在此鋪展。

“社區是各族居民共同的家,我們希望通過‘鄰里倉’這個載體,把‘便民服務’與‘鄰里溫情’緊緊連在一起。”麗水社區黨支部書記薛瑞&&。近年來,社區始終聚焦“各族鄰里共融、幸福生活共享”的治理目標,此次聯合“與寧同行”打造社區食堂及便民服務點,既是探索“社區主辦+企業協辦”服務模式的創新實踐,更是延伸社區服務觸角、增進鄰里情感的具體行動。“這裡不只是買菜吃飯的地方,更是各族居民交流互動的‘公共客廳’,我們要讓‘鄰里倉’成為傳遞溫暖、凝聚人心的紐帶。”
活動現場,除了便民市集,充滿特色的文化表演更是將氛圍推向高潮。社區舞蹈隊的阿姨們身着鮮艷服飾,用靈動的舞姿跳出對幸福生活的熱愛;秦腔票友們字正腔圓的演唱,引來台下各族居民陣陣喝彩。

“我們不是簡單的‘開店賣貨’,而是要做社區的‘生活管家’、居民的‘貼心鄰居’。”“與寧同行”工作人員康平&&,作為社區服務的協辦方,鄰里倉將以“便民、惠民、利民”為宗旨,一方面為居民提供新鮮實惠的農産品和便捷的生活服務,另一方面搭建起本地優質農産品直達社區的“綠色通道”,助力鄉村振興。“居民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鄉親們有什麼好東西,我們就&&賣什麼,讓城鄉兩頭都受益,讓鄰里之間更暖心。”康平説。
剪綵儀式上,麗水社區領導與“與寧同行”負責人共同剪斷彩帶,禮花綻放間,“與寧同行鄰里倉”正式開門迎客。隨後,雙方領導與居民代表一同走進鄰里倉,整潔的貨架、新鮮的食材、溫馨的就餐區,讓大家感受到“家門口”的便利與舒適。“以後不想做飯就來這兒吃,乾淨又實惠,還能和老姐妹們聊聊天,真是太方便了!”居民張阿姨看著社區食堂的餐&,臉上滿是期待。
從便民服務到文化互動,從助農興農到鄰里相融,麗水社區以“鄰里倉”為支點,撬動了社區治理的“大能量”。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開業慶典,更是社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各族鄰里攜手共建幸福家園的真實寫照。未來,麗水社區將持續以“鄰里節”為紐帶,以“鄰里倉”為載體,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活動形式,讓各族居民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中增進感情,共同繪就“&&各族鄰里愛滿和諧社區”的幸福畫卷。




